矮大紧有言:华夏民族的基因里,缺乏音乐元素。
华夏有五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中,创作了无数文化瑰宝。
但是其中,属于音乐的,却寥寥无几。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原本应该是“六经”的,结果其他五经——《诗经》、《礼记》、《周易》、《尚书》、《春秋》,都保存并流传下来了,只有《乐经》,遗失在秦朝末年的战火当中。
《乐经》的遗失,可能也预示着,音乐在华夏文化传统中的地位与命运。
华夏文化中最为璀璨的代表——唐诗宋词元曲,后面两种,其实都有乐谱,不过都在传承的过程中遗失了。
唐诗里,也有“竹枝词”这种,由民谣、民歌转化来的诗体,现在也只剩下诗句,曲调已经无从寻觅。
之所以出现这种令后世乐迷痛心疾首的情况,与历史上,对音乐家的忽视,有直接的关系。
写诗可以科举入仕做官,成为人人传诵敬仰的大诗人。
填词同样可以被人传颂赞扬,成为名扬千古的大词人。
而音乐家,在历史上,却只能沦为优伶之属。
可悲可叹。
现如今的我们,只能诵读唐诗、宋词、元曲,想象它们被吟唱时的悠扬。
现代的作曲家们,也曾尝试着,复原宋词的词牌,但是编成的曲子,却都不尽人意,难以被大众接受。
只有寥寥几首,能传唱开的作品。
“阿勇”敢于为“竹枝词”谱曲,单是这个行为,就已经非常勇敢了,不负其名。
而且,仔细品鉴这首《竹枝词》,谱曲和刘禹锡的诗作蕴意,倒也契合。
虽然不敢说,复原了“竹枝词”的原曲原意,但也算给这篇诗作,赋予了新意。
“阿勇”的创作功底,再一次得到一致认可。
常言道:事不过三!
“阿勇”连续创作出三首水准极高的作品,足以证明,他不是灵光一现的流星了。
现在说他是王牌作曲,还为时尚早。
能被冠以“王牌”作曲的音乐人,和被称作“天王”的歌手一样,在业界,也是有明确的衡量标准的。
王牌作曲人,至少要有一座金曲奖的“年度最佳作曲奖”的奖杯在手,并且还得有多首“华夏音乐榜热门单曲榜”的周冠单曲。
“阿勇”现在只有一首《青花瓷》,经过了市场检验。
《Susan说》和《竹枝词》在创作大赛上的表现,虽然都很好,但毕竟还没有正式发行,没有经过市场检验。
R&B风格的《Susan说》,市场接受度比较高,正式发行之后,能不能拿到“华夏音乐榜热门单曲榜”的周冠,还要看发行时机,但是拿到日冠,应该问题不大。
民谣风格的《竹枝词》,相对来说,就比较小众了,正式发行之后的销量如何,现在还说不好。
不过,不管怎么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创作出三首质量极高的作品,“阿勇”的实力,已经得到了业内认可。
拥有他的“东晟音乐工作室”,也因此获得了更多人的关注。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