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
这可是个地道的新名词,中国历史上,要到明朝才会正式出现这种制度,而且与后世的西方内阁完全不是同一概念。
明朝内阁是建文四年(1402年)建立的皇帝咨政机构,内阁辅臣的人数为一至七人不等。
起初,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拥有最终决定的权力,而大学士很少有参决的机会。
到明仁宗与宣宗时期,地位更受尊崇,自此,内阁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
首辅大学士的职权如同以往的丞相,却又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政,加重了宦官干政的现象,也使得朝廷党派斗争日趋激烈。
这显然不是刘志所希望的内阁制度,他要的是类似于岛国明治维新后的政治制度,但又不全然相似。
“朕打算将秘书省扩充为内阁,设一至多位辅政内阁大臣,其中一人为首席辅政大臣,负责朝政的咨询、参谋等等。”
这个首辅大臣,听起来与丞相职责有些类似啊,只是下面多了几位类似于副相的辅政大臣罢了。
之前就有许多臣子们猜测,陛下会慢慢恢复丞相府,现在他们觉得陛下只是换了个名称而已,还是换汤不换药。
反正自从陛下登基,也不知道弄了多少新名词出来,大家也都是见怪不惊了。
看来刚才真是虚惊一场,众人刚把悬起的心放下来,刘志又接着说道。
“朕打算再成立一个专门的议会。”
议会?
又是一个新名称,不过此时众人已经淡定多了,估计又是什么其他官职的代称吧。
历史上议会是由欧洲封建时代的等级会议制度演变而来,发展到现代社会,已经拥有可以否决政府和总统的权力。
刘志所需要的议会,当然不可能有这么强大的权力,那他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他需要限制膨胀的皇权,但又不能过于压缩,如今的大汉,从封建社会过渡到半封建的速度太快的话,思想和社会发展肯定会跟不上。
“所谓议会,其职责就是商议制定或者增补删减国家律法。”
一部《大汉律》代表的就是国家至高无上的权力,关于修法的权力有多大,在场的都是高阶官员,人人都心知肚明。
这个议会,与他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啊,绝对的特权机构,陛下居然会把这样的权力下放?
太不可思议了。
“议会由各部推举的代表组成,而十部尚书与内阁大臣,默认为议会的一部分。”
还以为是个独立机构呢,原来如此,这与之前朝会共同商议修改律法的制度,还是差不多的。
当然,为了这一天,刘志早就做了很多过渡工作,抬高几位大学生的权力,增加尚书部门,定期召开朝廷会议等等。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