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送别(1 / 1)墨文轩阁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不宜迟,既然你到了,我就让庞義的人给二弟说让他午时带上妻妾出发去城南,沿途会有人假扮劫杀,备点麻衣等等事项。我这边孩子太小不带,夫人已准备好,现在就可以走。”

刘璋点了点头,已然习惯了大哥的雷厉风行,上了马车准备出门。

“可惜小弟你现在都未成亲,给你推的几门姻亲都拒绝了,真要是出门游玩也是自己一人。”临出发刘范和夫人说了两句话,随即回来道。

长兄如父,为了小弟的婚姻大事,刘范可操了不少心,刘璋哂笑了几声道:“鲜卑未灭,何以家为。”

“你少来,冠军侯何等人物,其名言怎么能乱用。”刘范被这话难得的气笑了,过了一会又认真问道:“话说今天这么好的机会你真的不走,长安可没第二个像庞羲这种宁可辞官也要入蜀的人,朝廷更难有如此混乱的时候。”

刘璋迟疑了几秒,但还是道:“真不走,我还有点事做完才能走。”

刘范又劝了几次,两人一直谈到出了城,来到了一个荒废的村子,见到了早就准备好的庞羲一行人。

两人下车被几个游侠引到院中,院中人正是庞義。此人衣着华丽面色忠厚,双目熠熠看上去很有精神,年近三十与大哥刘范相当。

庞羲捋了捋胡须道:“我已经按昨天说的安排好了,只是小心起见,要委屈你二弟和他家眷沿途假扮一段时间的家仆丫鬟。”

刘范连忙说无事接着又是一阵道谢,刘璋在旁附和着,双眼不停的在观察对方。

过了一会,一个游侠走上前对庞羲说了什么,庞羲笑了一声道:“你二弟已经到了,我这就让他进来,两位见见兄弟说些话吧。”

两人见了穿着粗麻衣的刘诞,三人都知道,这一别,就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了。感性的刘诞眼眶有些湿润,一手握着刘范,一手握着刘璋道:“大哥,小弟,咱们一起走吧,我怕到时若长安再有凶险你们不能自救,可奈如何?”

刘范摇了摇头说道:“二弟不必挂念,等回了蜀中,要认真孝顺父亲。另外,要劝父亲早日扫清米贼张鲁,率益州归奉陛下。若是父亲真的如传言所说造了什么天子宫殿车架,二弟一定要劝他回心转意。”

刘璋和庞羲看了一眼刘范,转而两人互相察觉又对视了一眼,庞羲立马收回了目光。

刘璋扫了对方两下也收回了眼神,取出怀中的帛书,递给刘诞道:“二哥,这份帛书你一定要带给父亲,里面句句皆是肺腑之言。你也可以自己先看一看,若是半路丢失,也能跟父亲转述一二。”

刘诞伸袖擦泪,点头说道:“两位兄弟之言我都记住了。大哥若遇不可为之事千万不可强为,若冲动小弟当劝;小弟也莫长久算计,小心聪明反被聪明误,若偏颇大哥要拦。长安凶险,切保重。”

刘璋满口答应,又想起往日兄弟三个的相依为命;自己初窥这世界时的无助与他们不断的帮助,不禁也是感动万分。

三人又说了很久才要依依欲别,刘诞双袖已湿,刘璋也已双目朦胧,在旁的庞羲盯着不停哭泣的刘诞依旧是一幅面色不改的忠厚面相。

刘璋暗中瞥了他一眼,沉吟了一会拉住要走的刘诞说道:“最后一点,我给你的帛书不能给任何除了父亲之外的其他人看,也莫要再转述,你知我知父亲知晓便够了。”

刘诞边跟着庞羲走着边答应下来,刘璋刘范两人在身后注视着他离去。

烈阳下热浪翻滚,其一行人的身形愈行愈远,直至影影绰绰如粟米,即将消逝于地平线之时,刘璋转身回头再也不看。

许久才回神上车。刘范嘱咐着马夫和夫人今天应该记住什么,不该记住什么。这两个车夫正是刘焉之前的亲卫,后来当了刘范一段时间的亲兵,后来年纪大了去驾车,可靠性还是无疑的。

一行人又缓缓回了长安,可进了城还没多远,马车越来越多,再加之出门庆祝董卓之死的人宽敞的长安街道竟开始堵塞,刘范欲要让车夫去询问缘由,刘璋想要透透气便拦了下来,亲自下车去旁边车架马夫问着缘由。

“奉车都尉未曾收到请帖乎?”马夫正要作答,刘璋倒是听到了车中人呼他官名,转眼一看,正是一位聊过几次天的千石朝臣,想必是听出他的声音出来搭话了。

“阁下听声辨人,记忆真是超群。”刘璋由衷的夸了两句,拱了拱手道,“今日我与大哥二哥约好出城庆祝,早早出城却迟迟不见二哥刘诞,特回城寻他,却见如此拥堵景象不免诧异。至于什么请帖并未收到,敢问阁下可是发生何事,或者可曾见我兄治书御史刘诞?”

“数日前刘御史倒是曾来我府上借走一本《法言》去抄录,那时见了一面。今日倒并未见他,说不定是收到请帖赴宴去了。”那千石朝臣说道。

“说起这请帖,是司徒王允…啊不,现已是是录尚书事王允王书事。其发来请帖,请诸位大臣于他府上庆祝董贼之死呢,阁下府上想必也已收到,只不过现在未回府不知罢了。”

“原来如此,有劳阁下了,那我刚好赴宴去看我二兄是否在那。”刘璋对这宴会蛮感兴趣,便顺势答应了下来,顿了一下想想刚才对方说的话又问道:“另外王司徒何时升迁至录尚书事?”

“哦,我也是于今日请帖所见,想必是昨晚王书事与陛下于宫中彻夜长谈时陛下所封,让王书事管理群臣总览朝政。”对面缓缓答道。

刘璋再次道谢后回了马车上,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大哥刘范。

“这录尚书事乃当初权臣霍光所立,权位如此之重。就算真是陛下所封,王允敢接,就说明他多少有些飘然了。我就怕因此王允会在董卓旧部的处理上犹豫反复,逼反他们从而再现长安之乱。”刘璋对大哥刘范补充道,语气有些严肃。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