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章 少年奇才(2 / 2)小百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此时看到袁术朝自己使眼色,他会心地点了点头,继而朝蔡邕等人提议道:“今日我等齐聚蔡园,现诗集既成,岂能无序?我观今日之后生,才华皆不输我辈!因此,老夫提议,这蔡园诗序就交由后生来比试比试,诸位以为如何?”

刚才刘和、袁术等人的诗词的确惊艳,因此众人都没有异议,纷纷点头附议。

后辈小生们听到这话,又开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刚才诗没写好没什么,若谁能在蔡园诗集上留下诗序,绝对是一个扬名立万的大好机会。

对此,袁术更是得意地冷哼了一下。

在他看来,刘和明显也是“有备而来”,但那又怎样,一切还不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不多时,就有下人来来回回忙碌着摆好了桌案、纸笔,刘和、曹操、袁绍、袁术等年轻一辈,包括七岁的周瑜都纷纷上场。

时间被定为两刻钟,随着当考官的郑泰一声“开始”,一众人皆是提笔思索,继而奋笔疾书。

很快两刻钟时间过去,每个人也都写好了一篇诗序。

按照几位长辈商量好的规矩,参加笔试的众人只在卷首写上了序号,由蔡府中人一一收集,然后交给蔡邕等人评阅。

“好哇!好哇!这篇诗序,真乃千古奇篇也!”

蔡邕等人正在评阅手中的诗序,忽然听见郑玄拍着大腿连声叫好。

郑玄没有理会众人惊诧的眼光,继而自顾自地念道:

“光和五年,岁在壬戌,暮春之初,会于洛阳蔡公之园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亭台楼阁,飞檐低啄,又有环觞绿水,映带左右。闻弦歌而知雅意,睹斯物而觅春踪,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

要说写序的文章,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绝对堪称千古一篇,虽然刘和稍作修改,但是整体上并不算太失分。

郑玄念毕,得意的捋着胡须看向众人,那感觉,就好像这篇文章是他写的一样。

“康成兄所言不差,此篇一出,再读其他文章味同嚼蜡,索然无味矣!”蔡邕听后,放下了自己手中的诗序,眼中流露出浓浓的赞赏之色。

“只是不知此文乃何人所作?”马日磾向前凑了凑问道。

“别问老夫,老夫也不知道!”由于每篇诗序上面仅有一个序号,郑玄也不知是作者是谁。

“这个还不简单,待我一问便知!”接着袁隗朗声问道,“十七者何人?”

刘和早已经听到郑玄在念自己的诗序,只是心中暗喜却没有声张。

现在袁隗问及,刘和连忙起身向前,谦虚地拜了一礼:“回司徒大人,十七正是学生。”

哗!

众人皆是色变。

之前刘和的《将进酒》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如今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竟又写得如此绝品,这文采也未免太过惊人了吧!

蔡邕此刻看向刘和的眼睛,已经从最初的正视变成了炙热。

只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他惋惜道:“只可惜如此良材却不归老夫门下,子干兄有此学生,幸甚,幸甚!”

“伯喈兄所言不差,此子真可谓少年奇才也!”郑玄亦是沉声附和。

一时间众人又纷纷恭贺卢植得此佳徒,并直呼刘和为少年奇才。

对此,刘和连连自谦:“诸公,诸位师兄长,谬赞,谬赞了!”

袁术一看如此情形,知道自己的努力白白打了水漂,哼地一声甩了甩袖子,径自带着下人离开了蔡府。

酒会仍在继续。

今日在酒会上,刘和文采冠压群雄,作为老师的卢植可谓长足了面子,不由得酒都多喝了几樽。

虽然东汉的酒水酒精度很低,但谁也架不住量多。这就像温水煮青蛙,人在不知不觉,就渐渐迷醉在了绿色的酒香之中。

斜阳西下,晖洒园亭。

经过今天的酒会,洛阳的士子皆是重新认识了刘和。从此,平淡无奇的刘和彻底成为了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少年奇才刘家郎!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