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两天,郝正都一大早来办公室,跟陆陆续续来的老师打招呼、翻翻新闻稿、看看报纸,他隐隐感觉师傅不怎么待见他,不然怎么会一直没有带他出去采访。其实不仅是他这样感觉,另外两位实习生心里也在嘀咕,坐在一起的时候不免互相打听“怎么还没有派活?你跟的老师待你怎样?”
“又闲坐着聊天?空了不会搞搞办公室卫生?不会去打打开水?”仨人正聊着,付可斯进来了,话是冲着郝正说的,毕竟三人里只有郝正是分配给她的实习生。不过听到这话,仨都知趣地站起身,拿扫把的拿扫把,抹桌子的抹桌子。郝正茶水间里磨磨唧唧地打完开水,正往办公室走,在廊道里被付可斯喊住了,“徒弟,带上笔记本跟我去市政府开会。”“得令,马上!”出门的时候,郝正不忘挤兑挤兑另外两位,“你们好好干,哥们干正事儿去了!”
市政府大楼离台里并不远,步行十分钟。看着岿巍的大楼,刚落成就被好事儿的老百姓照着建筑外貌编排了四句顺口溜“削尖脑袋、挖空心思、两面三刀、歪门邪道”。上大学的时候,郝正就听说过这组顺口溜,每次乘车经过大楼,乍一看还真觉得是形容妥帖,倒是今天真要进这大楼了,反倒觉得这楼挺肃穆的。
付可斯迈着两条大长腿一直走在前边,临近门岗的时候突然转过身,“把外套脱了,你看看你这穿的,真给师傅长脸。”郝正这才想起,今天出门一身朋克打扮,外套是一件大学里去蹦迪找乐子的时候穿的夹克,镶满了亮片,阳光下晃得刺眼,怎么看怎么都像街头混混,倒不是故意嘚瑟,只是光棍儿大多不怎么勤快,家里这个季节的外套仅剩这一件是干净的了。
郝正也没犹豫,三下五除二把衣服塞进了挎包。付可斯这才对着门岗小窗打招呼,把胸口的工作牌摘下递了进去:“您好,我是记者,来开会的。麻烦给两张通行证。”不一会儿,窗口递出了两张蓝色纸片。
接过通行证,付可斯带着郝正朝着大门走去,岗哨位上的武警啪的一个敬礼,看了一眼通行证作了一个请进的手势。郝正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到处打量。不知不觉就跟着师傅进了第四会议室。
这是一间百十平方的中型会议室,会议两点开始,1点45分的时候与会人员已经陆续坐下了。前排座位没有座签,最后两排放了媒体席。付可斯和郝正坐在了最后一排靠墙的角落。
会议临开场前,一位梳着大背头,一身正装的大高个儿独自信步走了进来,向着主席台走去,“看见没,这就是新来的毛市长”付可斯小声说。正在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从会议室门口传来,前呼后拥地进来一群人,中间大声说笑的明显就是主角儿,“那是市高官黄平,今天的会议也是他主持。”
黄平?郝正怔住了,刚刚他在座位边的墙纸上看到一行圆珠笔写的小字“黄平大王八”,他还在想谁这么孩子气在这里涂鸦骂人,现在才知道骂的还是这座城市的一把手。忍不住,他用手戳了戳师傅,示意她看墙上那几个字。付可斯也是才发现墙上这几个字,不禁莞尔。“就你事儿多,仔细看材料,认真听讲。”
会议一直开到五点,刚宣布散会,为了赶上6点的晚新闻。付可斯已经一路小跑往回赶了。回到台里,付可斯顾自在电脑前打稿子,郝正只能坐在办公桌前手写。新闻部就三台电脑,晚编辑必须要用一台,另一台是节目部的同事在借用。之前看新闻播出稿件,郝正已经明白类似会议稿四五百字已经大了去了,三个小时的会议,领导讲话记了一堆,加上十几页的会议材料,郝正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了,憋了半天一直没有落笔。抬头看看电脑屏幕,师傅已经噼里啪啦好像码了一堆字儿了。
十五分钟后,稿子已经到了晚编手里,今天的晚编是曹老师,拿起红笔一阵勾勾叉叉,A4纸上就剩了两小段,估摸着加起来顶多三百字,付可斯也没有异议“谢谢,曹老师”,转身跑去直播间送稿子了。
说起来曹老师可不是一般人,这两天郝正也没少见识,台领导各个对他都毕恭毕敬,有一次进钱副台长进门给老曹递支大中华,老曹也不抬头,顾自改着稿子:“谢谢,不过你这好烟我抽不惯,我还是习惯抽我的红牡丹。”
老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刻板,常年都是一身中山装,厚厚的黑框眼镜。台里的记者对他都是又敬又畏,通常稿子到了曹编手里,总要打两三个来回。郝正听说曹老师是老上海知青,曾经还是个编剧,他家人都在上海,通常只周末回上海的家。老曹有两样爱好,下围棋和淘古玩,怎么看都是位正宗的文化人。
多年以后,郝正还是会常常想起曹老师,以后的日子里这位刻板的老头对郝正莫名的宠爱,郝正递上的香烟从不拒绝,在台里他也只给郝正递他的红牡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