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乔生也是从那时才明白李世民是可要比三国里的刘备还要会哭的。
关于刘备爱哭的事情,很多人都说他的天下是哭来的。
刘备真情的流露,表现最多的是他的善哭,他动辄伤感忧闷,痛哭流涕。
所以毛宗岗说:“先主从来善哭。先主基业,半以哭而得成。”
若是仔细分析刘备的哭,会发现有时候是真的,有时候是假的,假里有真,真里有假。
因为缺个好军师,刘备又一直在打败仗,无暇找一个德才兼备之人当军事。所以有了徐庶以后,他打了许多胜仗,很是高兴。
可徐庶因为曹操把他母亲接走了,又不得不离刘备而去。如果刘备不让徐庶走,就意味着他们母子分离,这是不仁不义的事情。
所以刘备送徐庶走,一路送一路哭,十分地依依不舍。
最后看到徐庶匆匆而去,又“放声大哭”,“凝泪而望”。
刘备这么一哭,就打动了徐庶的真情。
他走了没多远以后,又骑马跑回来,向刘备力荐“卧龙”诸葛亮,说他“乃天下第一人耳”,“若此人肯相辅佐,何虑天下不定乎?”
从这里可以看出,徐庶是被刘备的哭打动后隆重推荐诸葛亮的,而且他还特地跑到卧龙岗,先把这件事跟诸葛亮挑明了。
刘备这一哭,哭出了个诸葛亮,产生了极好的效应。
再说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请了半天,他愣是不出山,那还可行?
这时,刘备握住诸葛亮的手,哭着说:“先生不肯匡扶生灵,汉天下休矣!”说完,“泪沽衣衿袍袖,掩面而哭。”
他不说自己需要诸葛亮辅助,而说是汉朝天下、黎民百姓需要诸葛亮“匡扶”,这一下果然感动了诸葛亮。
毛宗岗说:“请诸葛亮,则哭而请之,不哭则亮安得有出山之心?”
其实,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这个说法传得久,传得广,但不确切。
其实,史书对刘备的评价是很高的,本传说他为人弘毅,折而不挠。
古典小说描写吕布月夜袭取徐州,使刘备失去根基,他只是叹曰:“得何足喜,失何足忧!”
听到夫人失陷,也只是默默无语,并没有哭。
即使被曹操打得大败,关、张失散,妻子生死不明,只落得匹马落荒,凄惶地逃奔冀州,他仍然没有哭,确是坚强得很呐!
当然,中也写他哭了好几次:当阳县大哭,是为了收揽民心鲁肃来讨还荆州时大哭,是逢场作戏只有关羽、张飞死后的痛哭,则是出于兄弟之情,方算是真哭。
看来,坚韧不屈才是刘备性格的主导方面,哭则是他用以进行政治斗争的武器。
难怪曹操这等枭雄、孙权等人都称他为天下枭雄!
诚然,刘备的武艺确实不及关张赵云,智谋也远逊孔明庞统。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