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宗泉精神矍铄,身板虽然不大,但看上去很是硬朗。
十来岁的老人家,走起路来和小伙子一样。
他显得有几分激动,一点国学大师的架子都没有,一跑下楼就急着询问刚才这首诗的作者,秦淮连忙主动走了过去。
“好好好!年轻人,刚才这首诗是你写的吧,写得太好了!”罗宗泉一见到秦淮立刻大加夸奖。
“老先生过奖了,学生惭愧。”在国学大师面前,秦淮的态度十分谦虚。
当然,他对自己这首诗还是信心爆棚的,毕竟是大文豪苏轼的作品,文采还用说吗。
罗宗泉目光炯炯的打量着秦淮,和蔼的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秦淮,秦淮河的秦淮。”
“秦淮,好名字啊,名字有诗意,写起文章来也是诗气磅礴啊哈哈!”
这时候主持人把话筒放在罗老面前,趁机做起了现场采访,问道:“罗老先生,您是国学大师,这首诗好在哪里,能不能请您赏评一下,我们也好学点东西。”
主持人一说完,现场掌声雷动,纷纷叫好,希望大师能讲解一番。
这时大厅里没人是坐着的了,全都站了起来,不知不觉就往罗宗泉这边围拢了过来。
罗宗泉也不推脱,他直接拿过话筒,颇有兴致的点评了起来。
“刚才小秦这首诗,妙就妙在它既在画里,又在画外!此话怎讲?
从第一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就已经是可见一斑了。
大家看,这竹外桃花、春江、鸭,三者我都已经画出来了,是在画内的东西。
而春天的江水变暖了,这是没办法画出来的东西,是属于画外之物。
可是小秦来了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下就把画不出来的东西给描绘出来了,实在是令人拍案叫绝!”
罗宗泉本身也曾经是做过教授教过学的,所以说起诗来跟在大学课堂上课一样,说得非常生动易懂。
在场所有的人几乎都听得津津有味,跟着他一起细品这首诗,现场安静得跟课堂一样。
秦淮也是颇为折服,这老爷子不但有真学问,记忆力也是强大得可以,自己念了一遍的诗,他竟然记得清清楚楚,不服不行。
罗宗泉接着说道:“再看接下来的:‘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句话,大家会发现,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也。
前一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是画里呈现出来的东西,而江里面的河豚,是我没画出来的。
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轻轻松松就把画里没有表现出来,但理论上存在的东西写出来了。
令人遐想,也很有趣,让整幅画一下像是充满了生机,像是活过来了一样。”
罗宗泉说完前两句,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是想留下一点时间让大家加以体会。
这时下面也有人开始悄声讨论起来。
“罗老爷子这么一说,感觉这首诗更厉害了。”
“果然是这样,越品越觉得这首诗有东西啊。”
“这首诗应该是第一没问题了吧,写到了这样的地步,谁还敢拿作品出来啊。”
这时罗宗泉喝了口茶,接着点评了起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这句不但也有画里画外之分,更是让这首诗和这副画的意境一下提升了起来。
把鸿雁比作归人,令人产生莫名感怀的情绪,妙哉,妙哉。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最后这一句更是构思巧妙,随便一句感怀的话,不但把画面从江南一下拉开扩展到漠北,使得诗画都产生一种辽阔之感。
更难的的是,小秦有意无意之中,竟然把江南春这三个字,毫无痕迹的融合在最后一句里,再一次画龙点睛,堪称神来之笔啊!
年纪轻轻,能把诗写成这样,真是令我这个老朽也很敬佩啊。”
罗宗泉点评完毕,立刻放下话筒。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