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头的学子面面相觑,半晌无人回话。
也怪不得他们不好出声,便似常安名说的一般,韩若海的文章虽是出彩,却并不特别难得,若是仿照而写,寻常人也能做出来,只是框架、文笔、道理定会逊色数分。
可顾简思的这文章,要说不好,肯定也有不好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文章。
然而想要去挑出其中的毛病,又谈何容易?
挑韩若海的还简单些,可以批评其人道理不深,立意有偏,全是作者一面之词,不能说服于人。也能指责言辞太过华彩,重文而轻质,左右总能找出些话来,也可以自圆其说。
但顾简思的就不好找了。
他通篇不是叙述,便是摆不知从哪里来的数字,仿佛没有一丁点作者本人的想法,也没有半点倾向性,不带立场,不设结论,然而看完文章,一百个人里头,除非装瞎,否则一百人都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文章中无一字在夸导洛通汴,却又字字在夸导洛通汴。
文章中无一字在点评沈存复,却又字字在说沈存复此人只合为技术官,不合主持大工大程。
除此之外,还把导洛通汴的劣处写得明明白白,甚至不少细节,比朝中那些个要求停罢此事的官员还要理得清楚,莫说堂中这些个士子,便是拿出去读与百姓听,他们也能听懂。
正因他又说好,又说坏,屁股坐在正中,反倒叫这文章更有说服力,听完之后,人人都觉得若是停罢此项工程,那才是脑子给驴踢了。
都说文人相轻,可这样的文字摆出去,到底堂中都是太学生,不是外头半瓶子水晃荡的酸书生可以张口胡说,想要寻错处,首先便只能找他说的事情的错,必要去翻查宗卷,问询当地百姓,乃至实地勘验,没个十天半个月,都无法一一核对完毕。
先生问得急,学生们便是有心答话,出个大彩,可本来就不太懂的事情,怎可能这须臾之间就能弄明白。
当真那样厉害,就不是只在太学里头做个下舍生了。
见得学斋当中鸦雀无声,虞先生微微叹了口气,逡巡了一圈,特点了韩若海,问道:“你如何看顾简思这文章?其中有何错处?”
韩若海手中还拿着笔,正比对顾简思文章当中罗列出来的数字,乍然被先生这般一点,只得站了起来,思索了半晌,道:“太……长了?”
他话一落音,堂中的空气仿佛窒住了一般,几个呼吸之后,学生们再忍不住,一声接着一声,闷闷地笑了起来。
站在上头的顾简思也按捺不住笑出声来。
倒是虞先生面色不变,问道:“为甚如此说?”
韩若海认真地道:“这一篇当有三千余言……”他一面说,一面看向了顾简思。
有胆子大的在一旁出声问道:“你怎的知道有三千余言?”
韩若海道:“我与简思就在左右,他写字甚有规矩,寻常时候,一页纸写三百字上下,出入不过超过五个字,我方才见他翻了十一页,这一篇文章自是三千余言。”
众人也跟着看向顾简思。
顾简思点了点头,道:“确是如此。”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