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千十三章 辞了个啥(2 / 2)公子許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房俊下了口茶水,放下茶杯,笑着道:“我还以为如此建议陛下,会导致汝等不满,毕竟那可是‘铸造局’啊,一局在手,三省六部九寺各个都得求上门来,兵部几乎成为六部之首。”

刘仁轨苦笑道:“未曾入京之前,下官也是这么认为,可是入了兵部,才知道树大招风、众矢之的是何等辛苦!别看那些人用到咱们的时候笑脸相陪、低声下气,可心里却是羡慕嫉妒,恨不得咱们出点差错、捅个篓子,他们不仅可以看笑话,也能从咱们身上剜下一块肉去……不是什么好事啊。”

这话其实只说了一半,很多时候手握资源也并非都能广结人脉,资源给谁、不给谁,给谁多了、给谁少了,不经意间便得罪了人。

身在官场,哪有几个人能洁身自好、超然物外?

当得罪的人多了,仕途自然受到羁绊。

右侍郎郭福善也捋须感叹:“兵部再强,也不过是六部之一而已,再过几年怕是无法庇护‘铸造局’的产业,放眼望去,四面八方都是觊觎之辈,俗话说的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啊!”

诸人都笑起来。

这是句实话,兵部再强也是六部之一,甚至排名还在吏户礼之后,权限受制,处处掣肘。

譬如三省下发文书,岂能不遵?

可三省之间亦是彼此制约、各有利益,兵部身处其间,难免受到太多的夹板气……

房俊喝口茶水,放下茶杯,看向柳奭:“这些年郎中之于‘铸造局’可谓呕心沥血,甚至数次进阶都因此错过,堪称劳苦功高。此番‘铸造局’从兵部剥离,独立于六部之外,不知郎中是否愿意随我并肩携手、再创辉煌?”

柳奭当即起身,一揖及地,道:“太尉人中龙凤、志存高远,能够追随骥尾,实是三生之幸!”

房俊颔首,道:“尚书右丞、铸造局少卿、太中大夫、轻车都尉……唯望郎君再接再砺、不忘初心!”

柳奭激动不已:“多谢太尉抬举,誓以太尉马首是瞻!”

“尚书右丞”必然是虚衔,但官阶却是正四品下,与兵部侍郎一个品阶;铸造局少卿意味着整个铸造局内,居于房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太中大夫是文散官,轻车都尉是勋阶,以文臣无战功而的勋阶,堪称一步登天。

自尽而后,可以自称一声“朝廷高官”了。

旁边诸人也都有些眼热。

待柳奭入座,崔敦礼才关切问道:“辞去仆射官职,对太尉可有影响?”

“没影响。”

房俊好整以暇的喝茶:“若非怕惹怒陛下,我甚至想连太尉这个官职也一并辞了,看似正一品、朝中第一人,实则没什么大用处。以我的功勋、资历,不足以慑服那些贞观勋臣、开国元勋,所以这个太尉的头衔无甚用处。仆射之职除了耗费精力每日里去尚书省坐衙,处置那些庶务之外,并不影响其他。”

崔敦礼想了想,确实如此。

真以为一个“太尉”的头衔就能慑服那些军方老人了?

人家长孙无忌先任“司空”、再任“司徒”,威压朝堂、权倾朝野,靠的是官职吗?

靠的是“贞观第一功臣”的威望!

区区一个并无实权的“太尉”头衔,本身并没有什么用,反而是房俊“同中书门下三品”“参豫政事”的资格,更能发挥作用……

柳奭平息了一下心情,谦逊问道:“不知此番铸造局与兵部剥离之后,太尉对铸造局之运转有何见教?”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技术性官员,长处在于管理,而以往铸造局的发展方向皆由房俊一手掌控、他则亦步亦趋,往后肯定也是如此。

房俊叮嘱道:“我知道现在不仅铸造局内部对于研发费用有着大量质疑,就连兵部衙门里也对此颇有微词,但这些不需在意。不仅保持以往的研发趋势,更要在炼钢、合金两个方向加大投入,给那些老工匠提升待遇,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另外,也要在焊接技术上下大力气,不要吝啬研发成本,假若有朝一日咱们水师能够开着铁甲船纵横大洋,现在花费多少都是值得的!”

他并不知世界上第一艘铁船何时建造,但即便尚未有电焊,现在的焊接技术在理论上已经可以支撑起建造铁船,铸焊、锻焊、钎焊等等工艺,掌握起来并不难。

在座诸人听闻将来要建造铁船,顿时都吃了一惊,刘仁轨一脸疑惑:“铁船?那还不得下水即沉啊?”

旁人也如此想法,木头本身可以浮在水面上,以之造船自然可以航行千里,可铁器太重,遇水即沉,以铁造船怎么能行?

可大家都知房俊“点石成金”的本事,既然有此一说,自然不会无的放矢。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