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朱元璋还在世时,就将藏宝地点与开启宝藏的法门告诉了皇太孙朱允炆,并再三叮嘱熟记于心,而在世不留任何文字图形。这种做法无疑是高明的,要是留下文字图形,如果落不慎入外人手中,别人自然会按图索骥,宝藏一旦被找到,朱允炆也就失去了最后一张护身符。
“当年燕王朱棣起兵造反,攻入皇宫,建文帝火遁,燕王也就是后来的永乐大帝在取得皇位之后,颁下诰令,四处找寻建文帝的下落,除了担心皇位不稳,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在觊觎当年父王埋藏的那批宝藏。
“后来经过岁月的沉淀,到了正统年间,明英宗将已经出家,在外流亡多年的建文帝接回皇宫养老,除了心中觉得亏欠这位前皇帝,也存有打宝藏的主意的成分。
“建文帝当时已经进入暮霭之年,所谓人老精鬼老滑,建文帝自然不会将宝藏的信息和盘托出,而是给了一个承诺:如果后世朱家王朝遭遇危机,自会有人将宝藏的下落和取宝的法子拱手奉。
“时光飞逝,一转眼到了崇祯年间,大明王朝已经是岌岌可危,果然有建文帝的后人捎来书信愿意将藏宝图和取宝的方法敬献给崇祯帝,没想到的是,闯王老李兵贵神速,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大明朝没多久就土崩瓦解。”
朱立君说道这里的时候,我开了句玩笑:“这么说老朱家和老李家应该形如水火,势不两立才对,可世事难料,没想到现在你老朱和我老李能一张桌子把酒闲谈。”
“怎么,你是闯王的后代?”朱立君诧异的问。
“想多了不是,我就这么一说,我家族谱我倒是知道的,和闯王老李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完全是八杆子都打不着,你还是继续说你的吧!”
对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我是有着自己的一番看法。除了明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和吏治腐败,还有就是长年累月的战争,以及明朝后期的那几位奇葩皇帝了。
史书有记载,明中期之后时常发生农民起事,加崇祯时期朝政混乱与官员贪污昏庸,与后金的战争带来大量辽饷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夺,再加气候导致农业减产带来全国性饥荒,加重了明朝百姓的负担,一时间烽烟四起,明朝的统治已经是摇摇欲坠了。
虽然崇祯皇帝很想有一番作为,但是这位皇帝佬儿眼界短浅,思想狭隘,而且十分的抠门。崇祯年间国库空虚是不假,但崇祯帝个人的财产却丰厚无比。
为此,大臣们反复疏恳请,希望崇祯帝能拿出属于他个人的内帑以充军饷。崇祯帝向大臣哭穷说:“内帑业已用尽。”
左都御史李邦华真着急了,也顾不得是否当众顶撞圣了,他说社稷已危,皇还吝惜那些身外之物吗,皮之不存,毛将附焉。话已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崇祯帝却顾左右而言它,始终不肯拿出一分一厘来保卫他的江山。
在万般无奈之中,崇祯帝又要求文武百官无偿捐助,但天下最富的皇帝对拿钱来保自己的家天下都不乐意,又有几个官员肯拿出他们手里的钱呢?
崇祯虽然悭吝如铁公鸡,但脑子并不笨,深知万事开头难,有人率先垂范就好办。于是,他派太监徐高通知周皇后之父、国丈嘉定伯周奎,让他捐十万两白银,起个表率作用。
没想到周奎眼见女婿将受灭顶之灾,也不肯伸出援手,坚称没有。最后,徐高实在看不过去,愤然而起,说:“老皇亲如此鄙吝,朝廷万难措手,大事必不可为矣。即使广蓄多产,后来何益?”
周奎无奈之下只好答应勒紧裤带捐献一万两。皇帝的老丈人都捐了,其他人再不掏腰包实在说不过去。出任首辅多年的魏藻德,家藏万金,只拿了区区五百两银子意思意思。已被批准退休的内阁首辅陈演则专程入宫表白自己在任期间如何清白廉洁,坚决不献。
还有一些官员则效法李国瑞,在自己门写着:“此房急卖。”表示他们家里已穷得只能卖房子了,再拿出一些不值几个钱的器皿什物摆在市兜售。
宫里的太监以王之心最富,但也仅献万金。王永柞、曹化淳则捐金三万至五万。
后来李自成攻破京师之后,严刑拷打王之心,追出15万两白银,其家藏金银器物亦均为品。周奎被抄掠之后,现银就有52万,家中奇珍异宝,绫罗绸缎价值数十万。,陈演也拿出了四万两银子。而在崇祯的私人小金库就搜出银3000余万两,黄金150余万两。
为了节省一百万白银而丢掉三千多万乃至无法估价的万里江山,这本是一笔再简单不过的明白账,可自幼聪明好学的崇祯皇帝到死也没有算清楚。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