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帝都长安(1 / 2)心中的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帝都,长安。

长安城,自古以来便是一座充满古意的盛大都剩在很久以前的中州,曾有古秦国虎踞于此,睥睨下各国,其中有一代杰出秦王更是横扫六合,威震八荒,遂于长安建都成就一番王霸之业,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在此后的历史洪流中,长安与神川城并列,一直都是中州上的富饶之都,取其长治久安之意,各个帝国的君主都相当看重于此。认为长安为关中之脊,下龙首,王者之地。可见其在中州的重大意义。

方今中州之上,帝君顺承运,承继大统,万千黎民皆衣食富足,国富民强。因此,番邦诸夷,皆拱手诚服,纳岁供于长安,西方有一大国,名为海西国,亦尊仰华夏为圣人之邦,连年与中州通商往来,不敢犯界。

但在中州北境,有一国,名曰狼国。其国之民崇尚狼族勇悍之风,认为狼乃是原初之祖。遂以狼神为图腾膜拜,其民风之剽悍更无可比,狼国连年征伐,铁蹄到处,吞并了周边诸多国的大量土地。

狼国以狼主为尊,因见中原地广民丰,资源富足,便常怀引兵犯境之心。当时边庭烽烟四起,北方狼族大举兴兵犯界,此时唐王有爱将李淳,主动向君王请缨,前往边关北域与异族厮杀,唐王壮之,将李淳斥封为征北大将军,领军北击狼。正有诗曰:

边外残月冷孤烟,羌笛怎伴铁衣眠。

只为身后亲儿女,守得风平岁月恬。

李淳颇具勇略,披精持锐,身先士卒,率军与敌血战数日,挫其锐气,乃以轻骑为先,长驱大进,直捣狼穴。覆巢之下,敌军不得不被迫向唐王止战求和,许以岁供,并割让漠北大片土地,以求保国安民。

经此一役,李淳深得唐王重用,受封为上将军,镇北公,留任于帝都边疆雁门关上,自李淳赴任后,为防狼族发兵侵犯,雁门关这座雄壮的关隘也被他带领关内百姓,大兴土木,建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浩大城池。雁门关,也被李淳亲自题名,改换为北雁城。他也成为百姓们心中的英雄将军。正因有此人在北雁城镇守,狼族连年不敢兴兵犯境。

但是近些年来,李淳年事已近风烛,加之漠北狼族休养生息数年,已是兵强马壮,故而狼族常怀虎踞之心。两国在边境之上,常有劫掠摩擦之事发生。边境战线上,几座首当其冲的城池也是危机重重,不知何时,必然又免不得要兵连祸结,最终苦的,还是无辜的百姓。

……

陆扬进了长安城,驻足遥望,只见长街一派繁华气概,观之目眩。他自便在汝南定居,未曾离开师门远游他乡,见了长安城千年帝都,锦绣繁华之城,不免心情开阔,一路行去,但见街上路客望来,酒肆店铺之中,行人将满,吆喝声、叫卖声连成一片,真是好个长安!

前人留有一篇名词,独道这长安城万千气象,当真是千古帝都,似锦名城。词曰:

繁花如异锦,宫闱似重霄。云池聚山河祥瑞。鸾凤舞社稷太平。灯影通明,映千家之长夜月色清朗,照万古之人间。故城长安三千里,傲尽下六百州。

长安乃是数一数二的大都市,在中州之上,唯有玄真派宗门定址所在的神川城,方才能与其一较高低。清澈的护城河水千百年来环绕长安城流淌不息,好似为这千年传承的古都,染上了一圈浓墨重彩的历史痕迹,斑驳的古老城墙无声的矗立在城外亭间,青砖白瓦,古道残阳。只勾勒了属于文人墨客的风流过往。

伫立在长安的古道老街上,凝望着那些风沙在城市里留下的岁月深痕,竟让人有一种错觉,也许在千年以前的哪一世轮回,曾洗却一身风尘,隐于这幽远的古都长安,诗酒当歌,超然世外。

也许最难忘的,是那飘着如丝细雨的长街巷,踏过苔痕与青石板的道,在一树飘零的桃花下回首驻足。闲逸悠哉的生活,是多少饶向往,在这里,一定有着美好的答案。

而长安城中,最出名的便数端阳楼了。端阳楼中,多存有前人留墨,可供赏玩感怀。直至今日,端阳楼依然是文人墨客所向往的聚会之所,平日里相邀得三两好友,列樽酒于名楼,会贤士而交心。当真是人间美事。

陆扬在城中观之不觉,待到晚时,却上得这端阳楼来,见文人豪客,三两成群,琴箫之声不绝于耳。又依楼凭栏而望,长安万户风光,并护城河上渔火归舟,晚间华灯初上,夜色淳浓,都尽收眼底。看得一回,心甚爱之,又想起故乡汝南旧景,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作诗曰:

烟柳凭阡陌,倚楼望长安。

清风逐水月,夜雨楚江寒。

舟揖停泊处,灯火正阑珊。

梦里故乡语,尽诉弦上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