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00章 阳明学府(2 / 2)开先洞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以王阳明贤师决心效仿前辈,净心素面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却也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因为餐风饮露,大病了一场。

后来王阳明贤师到龙场自省,置身石棺之中,潜心参悟所学。才终于悟到,万事万物都在自己心里。所有的道理不必外求,世界的意义也是由你的内心赋予的,向自己内心求索就可以。

知行合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知道的理一定要与现实发生联系才有意义。

知行不能分家,只知道不行动,其实还是不知道。

致良知:求得内心之理,然后去行动,去体悟,也就算是致良知了。

刘正看完之后,老者便请求予以解说一番。

刘正推脱不过,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综合儒释道三家核心义理,从而对阳明贤师的心学说法进行解说:

格物致知,绝非眼之视物而得,乃由心发。众所周知,树之所以为树,草之所以为草,皆是前辈贤人给出的定义,后人学而遵之,便形成了道理。

然而人定胜天,前人所行之道,或许与后人需要的道并不一致。如前辈先人以足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为荣,故而行走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皆有增益。

可后世之人行则车马,坐则明堂手有经卷,学有明师。故而再学前辈先行弃简就繁,不走阳光大道,专挑人迹罕至的山林走。

似此等游历,不识人间烟火,不懂人情世故。纵是追循圣贤脚步毫无偏差,也会因为时移事易,环境改变而东施效颦。不仅浪费时间,还容易坏了道心。

是故后人学前辈先贤之义理,不应以追寻前人脚步为念,当以推陈出新,建立自身义理。

前人之理,并非绝对正确,也并非绝对不正确。只是环境变了,人也变了,故而义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格物致知,念由心发。也就是说咱们站在前辈先贤的肩膀之上,所看到的新事物和新环境,皆应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对新的东西进行定义,并让一时之人明义理,有进步。

格物致知,其实就是引导大家认识由新环境催发出来的新事物。

接下来的知行合一,其实就是投入巨大的精力对新事物进行探索和研究,从而找到大多数人可以学习模仿的义理。换句话说,就是学而有成,成而有用。比如新出现了一种果蔬,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吃,有人觉得吃叶子,有人觉得吃果实,还有人选择吃根块。

格物致知,就是告诉学问之人经过不同的尝试之后,对果蔬最适合食用的部分进行定义,以及其他部分的用途也做出精准的定义。从而让大家都明白,从而避免误食,乱食。

刘正干脆以西红柿为例,让阳明学府的秀才们进行实验,从而得出了西红柿成熟的的果实口感最好,青果次之,叶和根茎皆不能食用。

老者问道:“刘贤师以为这便是知行合一?”

刘正回答说:“不错,学问之人把相关道理写下来,形成书册惠及天下苍生,便是为民请命,这便是知行合一。”

老者问道:“若有心性险恶之徒,明知西红柿的叶和根茎皆不可食,却因为一己之私误导大众,又当如何是好?”

刘正回答说:“这就需要所学之人达到知行合一探出义理之后,还要用良知对义理进行梳理净化。从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以精华之义理教化百姓,这就是致良知,也是导人向善的真正核心。”

老者问道:“刘贤师,你觉得是让有良知的人做学问,还是让有学问的人提升其道德水准比较好?”

刘正笑道:“格物致知,非凡人可以悟出义理。若是有良知的人才堪大用,那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可若是才情不足,那就只能让有能力的人提升道德素养了。实在不行就用制度进行约束。要知道格物致知,必须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就必须要以能力作为支撑。故而良知可以用其他手段进行弥补,才情就只能靠天赋和学习力进行积攒了。”

老者笑道:“多谢刘贤师指点,阳明学府永远铭记您的大恩大德!”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