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康宁,福禄绵长。
世人或希望女子才貌双全、温婉贤良,或希望女子德言容工、端庄大方,但这些品质都是对着外人,范思勉希望女儿能一生顺遂,过得开心。
秦大娘右手提着一只鸡走在前头,左肩上背着个小包袱,山间小道崎岖,阳光还未照进山坳,清晨的林间有些冷,秦家村在青岭山的北面,青山村在青岭山的南面,沿着山路翻过青岭山,大概走一个时辰就到了。儿媳妇孙氏跟在后头,背了个竹子编的背篓,里面放了条腊肉,还有个麻布口袋,口袋里装了鸡蛋。
秦家人是本地人,说是本地人,也只是相对于范家而言,这里隶属永昌郡比苏县谷昌乡,历朝历代,不少人被流放至此,有些人家的祖先到了此地,经过数代繁衍,也算扎根于此。秦大娘生了俩儿一女,大儿子已经娶妻孙氏,女儿嫁给了范思勉,今日是去喝外孙女的满月酒,小儿子未及弱冠,但也开始议亲。
行至半山腰,渐渐走出汗来,孙氏见秦大娘额头上出了汗,双颊通红,道:“娘,您要喝水吗?”
秦大娘道:“嗯,有些累了,喝口水,歇一会儿吧。”
她们在路旁的大石上坐下,孙氏从背篓里拿出个竹筒打开,里面是一筒清水,递给婆婆喝了,自己也喝了几口,这水是青岭山上淌下的泉水,甘甜清冽,入口生津,山风吹过,感觉十分凉爽。
此时的青岭山十分秀丽,虽是深秋,山上大多为松树,青松最不怕霜雪欺压,只见苍松翠柏,郁郁葱葱,飞泉叠瀑,藏于深涧,林间偶然可见几棵落叶灌木,山鹧鸪从枝头扑棱飞起,树叶随着翩翩飘落,山脊的草甸上散漫开着些野菊花,颜色绚丽,山间飘荡着清越的歌声,是彝族青年男女在唱山歌,此时正是收获松子的季节。比苏县为汉彝杂居,彝人时代聚居于此,汉人多为流民后代,虽有习俗差异,但比苏县令和彝族部落的首领交好,两族间相处也还算融洽。
歇了半刻钟,婆媳俩继续赶路,行至青山村外,太阳已经高照。青山村有五十几户人家,村东头一户人家炊烟袅袅,范家小院北面是三间垛木房,为正房,南面两间草棚堆放些杂物,西面是厨房,东面也是一间垛木房为书房,小院西北方向搭了间草棚养着些鸡鸭。比苏县的乡下,多以垛木房为民居,建房时以石头泥沙打地基,墙体及梁柱由木料垛成,屋顶由茅草覆盖。垛木房由彝族发明,结构稳固,拆建简单,冬暖夏凉,不用活泥累砖,汉人也十分喜欢。
秦大娘及孙氏进了院门,顾氏正在喂鸡,孙氏放下腊肉和鸡蛋,秦氏将鸡拿给了顾氏,道:“一点心意,亲家母切勿推辞!”
顾氏笑着推辞,道:“来了就好,亲家母大老远过来,怎好要您的东西?”
秦大娘道:“家里没什么好东西,您别嫌弃。”
范思勉听见声音出来,将岳母和大姨姐迎进了西厢房,虽然出了月子,深秋的早晨还是有些凉,秦氏不爱抱女儿出去,免得不小心着凉,只在房里逗着她玩。
秦大娘进门,见秦氏坐在木椅上,头发用块铁锈色的布巾包了个平髻,身穿细麻短褐,腰上围着块墨青的围裳,面庞比怀孕前圆润一些,面色红润,笑盈盈地,怀中抱着个白嫩嫩的娃娃,娃娃身上穿了身红褐色的棉布衣裳,黑漆漆的眼珠子滴溜溜地打量着进来的人,咯咯地笑。秦氏忙起身招呼母亲和大嫂,农家人平时一天只吃两顿粗茶淡饭,家中拮据的人时常面带菜色,秦大娘见女儿面色红润,就知道女儿这月子坐得好,再一看外孙女聪明伶俐,心头十分喜悦,打开包袱,道:“这是暄哥小时候穿过的几件衣裳,小孩子皮肤娇嫩,这种旧棉布衣裳最好。”又念叨了些养儿经。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