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深山藏英雄(二)(2 / 2)魏天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给妹妹买来了几十个鸡蛋和百十斤大米之外,魏骏也进一步改善了自己的武器装备。正所谓“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想要更好滴发挥自己的超强武力,通过打猎来改善兄妹二人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就必

须给自己制作几件趁手的兵器。庆幸的是那个时代的桐柏山之中荒无人烟,没有经历过人为的破坏,各种

他所需要的木材随处可见、应有尽有,就连后世的时候只能在江南才能见到的高大粗壮的巨型毛竹和世界

最为坚硬的木材铁桦木也随处可见,一下子就解决了他最急需的材料问题。

走进山洞,魏骏先非常小心滴将妹妹抱出来让她去骑木马,这才脱掉身的“铠甲”,将背篓里的大米和

鸡蛋取出来开始给妹妹熬粥打荷包蛋。昨天下午他带着妹妹又出去射杀了一头麋鹿和两只黄羊,就把熏制

好的几百斤野猪肉挑到平氏县县城卖了,又换回来一些大米和鸡蛋。虽然妹妹的身体也很健康壮实,毕竟

年纪还小,肠胃功能还很弱,细心地魏骏总是变着法地给她做一些既有营养友好消化的食物给她吃,自己

主要以肉食为主。

那个时代还没有炒菜,主要以炖、烤的方式烹制食物。这倒不是古人不聪明,主要是受制于当时的条件,

毕竟铁是一种紧俏资源,盐铁的制作和销售都由官府专营。当时的冶铁技术还十分落后,全国的产铁量都

不及后世一个小型钢铁厂的产量,光制作农具和军械铠甲都不够,哪里能够再有富裕的钢铁去制作铁锅?

不是古人不想,而是不可为。

第二天一大早,魏骏给熟睡的妹妹盖好被她蹬开的狼皮被褥,提着那把“钩镰枪”跳下悬崖来到马厩前的

“广场”练习枪法。他已经将后世所学的“钩镰枪”法和这一世的军中武技结合起来自创了一套比较实

用的“钩镰枪”法,取名为“破锋十八枪”,非常适合他那一身变态的力气不说,马战步战也都非常实用

练了十几遍“钩镰枪”法,八九十斤重的“钩镰枪”连续挥舞一个时辰也让他身开始微微有些出汗。

放下“钩镰枪”,他又拿出那张巨弓练习射箭。魏骏心里十分清楚,他不可能躲在深山老林之中终老一生

两世为人的他虽然并不太渴望建功立业、名扬天下,但是让妹妹生活的无忧无虑、幸福安康却是他内心

的愿望,而超强的武艺就是他最大的依仗。

虽然魏骏对历史并不太熟悉,但是巧合的是他曾经参与了一部关于三国题材的电视剧的拍摄工作,作为饰

演“天下第一猛将”吕布的演员,为了演好角色还认真看了一遍《三国演义》(当然只是节选),所以他

对三国的历史还算有一些了解。今年已经是188年,也就是汉中平五年,汉灵帝刚刚开始设置“西园八校

尉”(军校尉蹇硕、典军校尉曹操、中军校尉袁绍、下军校尉鲍鸿、助军左校尉赵融、助军右校尉冯芳

左校尉夏牟、右校尉淳于琼?)。明年汉灵帝就要一命呜呼,大将军何进扶持汉少帝刘辩在汉灵帝灵前

继大位。然后中常侍张让等谋杀何进,何进部将袁绍入宫,杀宦官二千余人。紧接着就是董卓进京,废少

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后又毒杀何太后,天下大乱。

不过“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好像是在后年年初的时候才开始,对于并不想成为什么诸侯、军阀,只想获得

一个稳定生活环境的魏骏来说,虽然不想借此机会扬名立万,却也想见识见识这场盛事。毕竟已经来到这

个时代,作为一个身怀绝技的年轻人谁不想见见大世面?时间来说还很富裕,对于“待价而沽”的他来

说,要想得到天下诸侯的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功夫练到精熟。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没

有一身过硬的本领要想和那个“天下第一猛将”过招无疑是自寻死路。虽然魏骏对自身的武艺充满信心,

毕竟“盛名之下无虚士”,吕布能在东汉末年这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被公认为“天下第一猛将”,实力之强

悍可不是后世的那些名人那样全靠吹出来的。

连续拉弓射箭几百次之后,已经感觉到浑身通泰的魏骏这才收起大弓,回到山洞里将“钩镰枪”和弓箭放

回兵器架,洗漱一通之后开始做早餐。刚刚做好早餐,丫丫也已经醒了过来。习惯性地摸了摸身边,没

有摸到哥哥如山一般身体的她马叫了起来:“哥哥。。。”

魏骏早有准备,马头也不回地叫到:“丫丫,哥哥已经快做好早餐了,下床洗漱,准备吃饭。”

乖巧的丫丫答应一声,麻利地穿好衣服跳下床跑到一个特大号的木质水桶边舀了一瓢清水倒进自己专用的

小木盆之中,像小猫一样用小手儿胡拉了几下小脸儿,拿起毛巾擦了几下就扔到一边,然后就“蹬蹬蹬”

跑到八仙桌旁坐在板凳等着吃饭。魏骏笑着摇摇头,丫丫看似十分乖巧非常善解人意,其实骨子里却是

十分调皮的一个小丫头,只是她精致的外表很有欺骗性罢了。给妹妹盛了一小陶盆打了鸡蛋穗子的米粥端

到她的面前,将一个精致的小木勺递到她的手里,让她自己吃饭,魏骏自己盛了一盆肉汤,拿起两个自己

蒸的大馒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