茹瑺,字良玉,号恕庵,本是大明湖广衡山藻江人,少时就怀有大志,故而十分的聪颖好学,在十六岁的时候便被从贡生选拔进入了国子监,之后被改授承敕郎,也曾做过通政使,后来因累有功绩迁右副都御史,直到洪武二十三年才做到兵部尚书,所以他十分珍惜这份得来不易的官位,甚至最后还在朱老四的手下还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官。
而通过茹瑺的这些经历,能够明显看出他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儒教子弟,重官位,轻技术,认为做的那些东西都是些奇技淫巧,只能用来愉悦妇人,就好像是那首赵恒的劝学诗所写一般,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故而若是没有从上往下的压力,那么基本不会有人有动力去对大明的诸多武器进行更新换代,更遑论去研发改进了,这点从大明的武器发展便可见一斑,纵观整个大明的历史,用的火铳火炮,多是在明初由老朱和朱老四所定的一些标准,虽说标准制定了之后很难进行改进,可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点都没有进步,最后还被从西方传来的技术所推翻,这就十分难以说的过去了。
大明初期的一些火器从现有的一些考古来看,还是十分有我们自己的特点的,而不像是明朝晚期那样,基本学习照搬的西方技术,有的学还好说,可……
所以朱允炆才会这么着急的撇开兵部,想要自己带人试制火铳,看能否走出一条适用于我们自己的路,尽管这条路遍布荆棘,但朱允炆相信在自己的带领引导下,我大明那么多聪明的匠人能够在足够的动力下爆发出让人想不到的火花。
……
一段时间之后,茹瑺将朱允炆需要的匠人凑齐了,便将人带到了兵部交给了朱允炆,而曲元则是早在茹瑺去调人的时候便已经离开了兵部,回到皇宫给老朱复命去了。
当朱允炆看到茹瑺给自己调拨的工匠全是一些年轻人的时候,十分恼火。朱允炆就算是不懂技术,也知道这工匠肯定是越老越厉害,更何况朱允炆还是懂一些技术的,所以他就更清楚现在自己面前的这些人,肯定不会是
朱允炆用愤怒的眼神看着茹瑺,说道:“这就是茹大人你这兵部最顶尖的制铳工匠?!”
朱允炆为了强调,还特意在“顶尖”二字上面加重了语气。
茹瑺瞥了朱允炆一眼,漫不经心的说道:“正是如此,微臣这里这还颇有些不舍得将他们交给太孙殿下呢!就是不知道太孙殿下还有何见教于微臣?”
听到茹瑺所说,朱允炆差点原地爆炸。
强忍着怒火,朱允炆被气笑了:“好,好,好……”
随后朱允炆便带着这些“顶尖”的制铳工匠怒气冲冲地离开了兵部,而茹瑺则在兵部笑吟吟的看着朱允炆等人离开。
在朱允炆他们走了以后,随着一起来的小吏对茹瑺说道:“大人,您就这么糊弄太孙殿下,不太好吧?!万一……”
茹瑺听到小吏所说,看了他一眼,随后十分正气地开口说道:“我有糊弄吗,你哪只眼睛看到的?!我明明已经将我兵部兵仗局最顶尖的制铳工匠都给了太孙殿下,你这是污蔑!下次再瞎说,仔细你的皮……”
小吏连忙赔笑道:“是,是,是……”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