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挥起舆论利刃(2 / 2)迷失在念想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新闻的作用?在我看来,应该是对公众报道他们所需要知道事件信息!”徐姗姗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嗯,这样的回答,的确很有职业素养方面。”董然点了点头,不待徐姗姗得意,董然就将话锋一转:“但可能是立场不同吧,在我看来,新闻最可怕的一点,就在于它可以被幕后的人刻意煽点,用来引导舆论的走向,并通过舆论,来让公众的认知不知不觉间往引导人所想要的方向发展,并以此形成对引导人有利的形势。”

徐姗姗闻言,立刻就皱起眉头想要反驳,但董然却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姗姗姐,我知道你很反感我这样的说法,但就事论事而言。所谓的真相,往往是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事情永远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立场的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公众对于事件的看法就会变得极其微妙。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到,舆论正面与负面影响是相互作用、反复纠缠的,如果让居心不良的人占领舆论走向,极有可能会让真正受难的人有苦说不出,有理讲不清,在这种时候,我们就更应该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舆论的走向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用这柄比任何武器都要锋利的刀刃,给那些居心不良的黑手沉重一击。”

徐姗姗目瞪口呆地听董然说完,她毕业于国内最好的传媒学院,自然能明白,这一套又一套以极其客观角度来看问题的理论,其中所包含的专业知识到底有多庞大,不,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方面,没有对整个传媒行业高瞻远瞩的眼光,就是有再牢靠的专业知识,也发表不出这样的理论来。

可就是这样的言论,此刻却出自一个不到十六岁的少年之口,此刻徐姗姗内心的震惊可想而知。

这些话当然不是出自董然之口,而是他从二十年后一位伟大国家领导人的言论里照搬而来,为了说服徐姗姗,董然也只有厚起脸皮,把他当作是自己的观点来用了。在95年,大部分思想都还比较保守,这种关乎舆论的话更是没人敢摆在台面上来说,对于徐姗姗这样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讲,更是足以颠覆思维模式的观念。

见到徐姗姗毫不掩饰的震惊之色,董然决定一鼓作气,就此说服徐姗姗:“所以姗姗姐,如今的形势,你手里的笔杆子就将是我们对付鑫达集团最好的利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鑫达集团这只幕后黑手无处可伸!让高少谦为他的犯罪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

“我真想把你的脑袋给打开,看看里面都装得是些什么。”徐姗姗无奈的冲董然苦笑:“你已经成功把你姗姗姐说服了,稿子的内容该怎么写,都听你的。”

“我就知道姗姗姐最通情达理了。”董然“嘿嘿”一笑,就开始告诉徐姗姗稿子改怎么写。

他总结后世那些网络水军的经验,知道大多普通群众都会对富家子弟有一种本能的偏见,叮嘱让徐姗姗一定要突出高少谦是“鑫达集团总裁高道谦的儿子”这个身份,并写出胖子平民打工子弟,家庭环境艰苦的两点极端,借此引起群众的共鸣与同情心。

“对了,一定要写出,胖子是因为发现了高少谦的吸毒、漂娼、殴打人险些致死的犯罪行为,当场报警举报,才给高少谦记恨在心,蓄意报复的”说到这里,董然想了想,又补充道:“至于高少谦第二天就给放出来这一点,记得要一笔带过,刻意去模糊掉。”

九五年的新闻环境,要是涉及到了这些敏感的东西,只怕反而会给徐姗姗带来不利。

徐姗姗按照董然说的内容写完后,发现高少谦俨然被刻画成了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她自己再读一遍稿子,都觉得看着内容就想拍案而起,去将高少谦给千刀万剐才消气。

最可怕的是,这些刻画与情绪的引导完全不着痕迹,全是一种字里行间的潜移默化,手段高明到了极点。这一下,她再看向董然的目光,就变得更加诡异了。

第二天,新华社日报的头条封面上,赫然出现了醒目的几个大字:“学生热血揭露犯罪,惨遭鑫达集团总裁之子谋杀!”

<双倍活动不在活动期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