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一入军户深似海,从此军籍伴终生。(2 / 2)凯夫拉头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首级,战马,装备,女人全部归你,我只要钱,谁跟我抢我要他的命!”

李成蹊怔了一下,张苍水的眼神实在不像一个12岁的孩子。

“小小年纪要那么多钱干什么?”

“报仇!”

张苍水阴狠的眼神让李成蹊诧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是个有功名的人,落难前是真定府的令吏(正八品),凡事三缄其口是基本素养。

报仇这种事自然不会乱说。

也肯定问不得。

“行,某虽不才,这帮手下还认我这个大哥,放心吧,你的钱分文不少。不过打起仗来,你自求多福。”

“这个勿需大人操心。”

张苍水拱手回应。

天黑之后,龙门卫放出四个夜不收。

李成蹊早有准备,不消一刻钟的功夫,四个夜不收被五花大绑,扔到篝火旁。

手令,文书让带头的小旗过目一遍,然后李成蹊亲自松绑,送给每人一两银子,很客气的请他们离开。

龙门卫战斗力堪忧,使绊子的本事却是家常便饭。

前方杀敌,没闲功夫操心自己人。

态度客气一些,使些银钱,不求关键时刻帮忙,但求不要添乱。

接下来的行军所同样的道理,经过他们的防区,前面就是长城。

长城一线礅堡林立。

一里一个礅,

三里一个堡。

礅是边境最小的守卫单位。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吊桥,护城河(其实是沟),垛子,射击口,观察口,烽烟楼一应俱全。

主体建筑依附在长城垛楼上,朝内10余米盖起一座高台。

高台为两层建筑。

高台上为站岗的垛哨,高台内则是礅兵生活起居的地方。

一般由小旗带领手下10个人据守。

小旗又称甲长,除了管理手下的兵,还要约束兵卒的家属。

军户,军户,即是军也是户。

军人的老婆一般随同丈夫一同据守礅堡。

平时帮忙放哨,闲时做饭,打水,打扫卫生。

当然,他们最重要的工作是种地。

宣府是大明九边重镇之一,卫所兵70%作战,30%屯田。

每个前线的士兵分田20到100亩不等,范围就在所在礅的二三里内。

长城内线全是荒地,只怕土地荒芜无人耕种,没有互相抢田的担忧。

种子,农具,耕牛一应由卫所自给,产出来的粮食一斗上交军粮,剩下的留给军户自给吃食。

免除内地运粮的靡费之苦。

明前期这套制度完美的保障了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中后期却成了大明最大的拖累。

兵不是兵,农不是农。

加之腐败严重,土地兼并越演越烈。

底层军户的日子还比不上佃农。

一入军户深似海,从此军籍伴终生,脱籍毫无希望,只能任由宰割。

驻守前线的都是些无门无路的底层军户。

嘉靖年间,他们的装备和吃食基本上还能保障,万历以后,与乞丐无异。

指望他们打仗是痴心妄想。

董家礅小旗叫陆明,是个三十来岁,五大三粗的糙汉子。

因为吃空饷严重,原本满编10人的董家礅只有六个人驻守。

六个成年入籍军户,三个妇女(其它家庭成员住在三里外的董家庄)一同挤在礅里,卫生状况让人作呕。

张苍水刚进去,立马捂着鼻子跑出来。

李成蹊对此见怪不怪,耐着性子交割手续。

他们这伙人算是在这里驻扎下来,等待鞑子送上门。

李成蹊贵为总旗,陆明对他并不客气,一个班兵总旗,地位还不如他这个边境军的小旗。

你们打仗可以,这里依然他说了算。

一应人员,装备,吃食概不外借。

看着这群与乞丐无异的军人,张苍水有种莫名的悲伤。

这就是大明将士?!

除了小旗陆明,这些人身上的衣衫破破烂烂,上面布满补丁。几个兵卒除了他们身上表明身份的腰牌与鸳鸯战袄外,没有半点军人的样子。

三个妇人面有菜色,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也好,起码不是面黄肌瘦,蓬头垢面,衣衫不洁。

李成蹊查看了一下守备情况:

董家礅守军六人,计有小旗一人,夜不收一人,兵卒四人。

家具:锅六口,缸十二只,碟十四个,碗十四个。

火器:钩头炮一个,线枪一杆,大铳一个,三眼铳一把,火药火线齐全。

器械:每人军弓一把,刀枪一把,箭三十支。

另有军旗一面,旗杆两根,扯旗绳两副,灯笼三盏,梆铃一副,软梯一架,柴堆五座,烟皂五座,擂石二十堆,牛马狼粪30石。

李成蹊讪笑着离开礅堡。

这点东西不值得他惦记,连班兵都不如。

带着部下在董家礅与董家庄之间唯一的一片林地扎营,休息一阵子后,着手挖掘地窝子。

也就是那种一半柴草一半在地下的家。

他们不知道要在这里据守几天,总不能在尿可成冰的野外挨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