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公司的实力,后续的规划。以及最重要的……版权分成。”黄婧转着手链道。
“版权不是音协规定的吗……”小林怯生生的问道。
孟柏和黄婧同时看向她,一脸无语的神色让小林以为自己说错了话。
“作词作曲家有改编权,分润的收入,歌手只有表演权。但选秀歌手很多会自己带原创歌参与比赛……”孟柏斟酌道,这里面的弯弯绕不少,看小林一脸无知的神情,他正打算高度概括时,黄婧打断了他。
“如果作词,作曲家都是公司本身培养的人,有合约签订,那么这笔分成公司要分润,而且解释权都归公司,如果作词作曲都是选秀歌手的呢?你觉得该怎么规定?公司会少拿一部分钱么。”
“那……分成怎么办?”小林不解道。
黄婧嗤笑一声,接着道:
“作词作曲家,和公司的原生艺人(指自己培养的),在签订合约时,都已经把自己的产出权,发歌权都交给公司了。”
“因为法律保护,公司没法卡你的版权,也不卡你的演唱权,但可以卡你的产出权,发歌权。”
“你要写歌,未来的年限,产出数目都是公司规定的,评判标准都是公司定的,什么是好坏?好的都要拿走,坏的你就要继续改,还不多拿钱。”
“当歌手,你的歌你可以演唱,拿去商演,但你的发歌权在公司这里,给你限定几年一发,卡你你就要空耗时间,而且还有优先发歌权这种东西专门针对选秀歌手。”
“选秀歌手就像孙猴子一样,凭空冒出来,迅速获得关注,基本上头一炮专辑都有观众基本盘,不用公司营销太多,只要发专几乎就能赚。但公司为什么不想长期培养他们?”
“因为……合约?”小林小心翼翼道。
黄婧点了点头,把茶水一饮而尽,接着道:
“选秀歌手,尤其是创作类歌手,如果愿意像公司自己的作词作曲家那样,交割自己的分成,按照公司的合约走,那么会优待一些。在江郎才尽后,公司也会让自己作词作曲家帮忙转型。”
“如果有意见和想法……公司有的是方法对付你,出完选秀后的头专,热度消耗完毕,雪藏是最常见的情况,逼着你走。”
“而且,选秀歌手也很难找到下家。”
黄婧没有接着往下说,但孟柏心里很清楚,莫鸢和他谈过,当下,公司已经和平台共同坐大,还有制作团队和原生歌手的抱团,对于选秀和原创歌手并不友好。
作词和作曲家,制作人制度已经很成熟,在大多人看来,工业化的流程远比单打独斗者中出一个全能天才更合适,这样一来,也容易提高行业门槛和听众阈值。
事实上也是如此,整体工业化的制作流程可以保证大多数及格线上的作品,不时出现精品,比起创作者的水准高低不一出现精品的概率高上许多。
长久以来的熏陶,让观众对于主流音乐界,各大音乐节,大公司知名歌手,唱片水准极为信服。
或者说,你要是愿意加入这个体制内,一块同化,那么你还会被接纳,吃点剩下的汤水,愿意戴着脚铐跳舞的情况下,做出些成绩。比如孟柏知道的一位天后级歌坛前辈,就是罕有的选秀出身,有创作能力的歌手,她在选秀成名后投入公司,一生只在一家公司,几张专辑都有自己的原创歌曲,想必也是如黄婧所说,接受了一切的玩法。
如果你不愿在这个体制内,那你就会发现面对的是铺天盖地的敌意,是这个主流音乐界的排挤和观众的不认同。
自然也有原创歌手怀着不争馒头争口气的想法,在网络歌手中想要闯出新天地,但就像前面所提的,平台都不会给你歌曲收费的权利,单打独斗几乎都是苟延残喘。
再加上水平低劣的所谓“原创”混迹其中,鱼龙混杂和主流乐坛媒体的排挤营销下,原创和独立音乐人几乎是妖魔鬼怪的代名词。
但这些人中,有的人一朝投入公司麾下,就包装变成了闪亮新星,哪怕他唱的还是那些玩意。
迄今为止,孟柏还没见到一个纯粹靠自己的原创,自己唱歌,不依靠公司,只在各种平台上发展起来的二线及以上歌手。
在主流眼中,这些人依旧是不入流的歌手,哪怕他们的受众不亚于一些三线的歌手。
虽然黄婧说的很客气,但孟柏依旧能体会到她对这种“旁门左道”的看不上。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