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唐一路美滋滋的领着苏晓到了集市,在蔬菜水果区域找到了正忙的热火朝天的王珍。
看着两个姑娘开心的会了面,并再三确认苏晓可以自己回家之后,他就背着手去街西头牲口交易的场地了,大家叫这里“西街”。
自从外孙女来了之后,老唐幸福而琐碎的忙碌着,很久没有来这个以前他打发时间的地方了。
西街口有一群和老唐差不多年纪的人正围着一头牛在讨论,买主和卖主并不着急成交走人,先是讨论这头牛的好,卖家甚至讲起了牛的故事,围观的人不时参与几句,真正谈价钱时也不会红赤白脸的说出来,都是悄悄的打手势。虽然是一群人在说话,但比起其他买卖的地方这里的氛围却是安静的,甚至隐隐的有一种庄严的感觉。
几千年的农耕,牛——无疑是庄稼人的好帮手,拉车、犁地勤勤恳恳,都说牛有灵性,庄稼人一直很敬重这个在田间并肩劳作的伙伴。
虽然现在机械化越来越方便,但对于老唐这样年纪的老庄稼把式来说,操作太有难度,大面积的耕种可以花钱请人请机器,但一些规模不大的犁地或是打谷子农活时他们还是习惯带上牛一起劳作,牛喘着气拉犁破开泥土的声音、石磙子在稻麦场咿咿呀呀的声音,就像一首动听的小曲儿,时不时的让人也跟着和上几句,不急不躁,时光悠闲。
这里的每一桩交易都是一段新的故事,老唐始终相信人和动物之间有着的奇妙缘分。
他以前养的驴就是在西街遇到并一眼相中,老唐不会骑自行车,在曾经没有公交车的时代,他去远一点的镇子卖自己种的菜都是推着独轮车赶夜路,后来有了那头憨憨的驴,他就可以用驴车了,可以装的东西也多了很多,回程空车时,老唐还可以坐上去歇歇脚。苏晓小的时候经常坐在驴车上悠着两条腿跟着外公外婆去赶集,回程的路上也许是一包小饼干,也许是一包羊角蜜,时光静谧,却微微的甜。
当然,如今的苏晓并不记得这些泛黄的往事,她再次被眼前忙碌又气场强大的王珍震撼了:一个女孩子嗓门居然可以这么大,这么吵闹喧哗的环境里她的声音最高,动作又那么麻利,装袋、称重、收钱、找零,一气呵成,还不忘招呼别人,顺便和路过的熟人问个好。
苏晓站在拖拉机前都看呆了,王珍赶紧喊她:“看傻啦?你坐到驾驶座那里看吧。”
苏晓并不动,“你太神气了,你不怕吗?”
“怕什么?”
“不好意思啊,站那么高太引人注目了。”
“哈哈,我的葡萄必须要引人注目啊,不然怎么卖?”
“你真能干!”
“你除了会夸我这一句,还能说点啥?不是说帮我卖葡萄,你上来。”
“怎么,上去?”
王珍手撑车栏杆,“噌”的一声就跳下来:“看好了啊!”
她手拉着栏杆,脚踩到车轮上,一使劲就上去了。
“你慢慢来……哎,大娘,我这就给你秤啊!”
苏晓学着王珍的样子费了半天的劲终于爬上去,但是上去以后她就后悔了,高高的站在这里,突兀的感觉让人窘迫,可自己昨天大言不惭说要帮忙,这可怎么办?
王珍抽个空看到了进退两难的苏晓,她指着挂在栏杆边上的一堆方便袋:“这样,你下去帮忙发袋子吧,你看有人想秤葡萄,就给一个。”
王珍的大大咧咧,却心细体贴的性格,真的太让苏晓佩服又羡慕。她像是得了赦令赶紧手脚并用的爬下车。
王珍看着神态严肃拘谨的苏晓一本正经发袋子的样子不禁笑的咋咋呼呼。
“大老板!买葡萄!”
王珍抬头一看,是唐海文。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