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怎么开的头,许是觉得圆圆是贵妃看重的人,许是因为自己位高和寡,这份感情无处可诉,崇祯开始在圆圆面前讲述与贵妃娘娘的过往——
初相见便是在洞房花烛夜,盖头掀开的那一刻,自己便陷进了秀英那羞涩抬眸潋滟成水的目光里。即便应是盛装时刻,她的妆容也是淡淡的,一切都是玉琢天成。虽然在大婚前便听闻自己这位新娘的美貌之名,真见了,自己还是醉在那如荷般的美好里。
那是一段最快乐的时光,自己还是没有那么多牵挂的信王,有的是大把的时间与自己喜欢的人赏月论诗。
秀英的文才极好,据说她十二三岁便已能吟诗作赋,每成一篇,总是秀艳典雅,传诵一时。
她的画也极工巧,所画的《群芳图》还在自己的案头,自己的袖中还有她画了兰花的小扇。
秀英还特别心灵手巧,她能把原本照不了多远的宫灯用绸代板,变得通透明亮;能把承乾宫的庭院变得尤其秀丽多姿;能给所有宫娥在节日里配上最别致的饰品。而自己身上好多衣衫都是她一针一线缝制而成。
她还能百步穿杨,不让须眉。与众蹴鞠时,更是游刃有余,形体柔妙,回策如萦,风度安雅,无人能及。
秀英的能事太多,如何数得尽。在众多长处中,自己最喜秀英的琵琶弹得精妙,其乐可谓绕梁三日不绝于耳。自己最喜欢在月下听秀英抚琴,清风在侧,明月如伞,那琴声如淙淙山泉又如无边碧波,漾得人心如薄羽,情如柔絮……
可是自己怎么就没有想到自己的倾身所喜会成为秀英的灾祸?
那日宴饮之时,众人皆对秀英的琴音赞赏万分,唯周皇后神色鄙夷,我忍不住问她如何不谙此道。哪想她一句“妾本儒家,惟知蚕织耳,妃从何人授指法?”陷秀英于难堪。我自然知道秀英师从何人,秀英曾与我说过,其琴师是父亲专门聘来,技艺极是高超,此人温婉美丽,后来成为她的后母,可这等事毕竟不好众人面前说开,终让秀英默然。
原以为此为小事,虽心里歉疚,却也不甚在意,谁知后面波澜日剧。
那次元旦问安,明明是周皇后故意调排秀英,我却还要顾着礼制,惩罚秀英,将秀英迁出承乾宫,并三个月不去过问。这确确实实伤了她的心。
可是我当时想着平衡內宫,稳固后庭,秀英定是能了解我的,后又忙于朝政,便也少了思量,这些如今想来只觉愧疚。
而于秀英,这还不是大灾难。最大的灾难是焕儿他们的离开,一个个原本生龙活虎的孩子,眨眼间就奄奄一息,任谁,都不能接受!可我的秀英,就那么承受了,还不忘提醒我要政事清明!
我知道她定是累了,对我也失望透顶了,所以才会这样弃我而去……
崇祯说到后来,哽咽难言。
一点点,一滴滴,不能忘,却忆起来都是伤。那些美好的,在这份惨淡噬人的白色里是反衬的伤,那些痛苦的,更是让人无法回顾的寒冷疼痛。
圆圆默默地听着,听着这一段原本应是美丽恋情却因不逢时而变作的人间悲剧,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眼前的男子,本只三十挂零,却不见青春,只见沧桑。
圆圆的耳边蓦然响起贵妃临终叮咛的两个字——照顾。是的,贵妃是让自己照顾皇帝,可圆圆知道皇帝与自己之间并无缘分,所以这个遗言她只能违逆。只是,是不是,是不是有机会自己能给皇帝一个与历史不一样的结局?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