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鱼的如果不是好人怎么办?”
魏宛也不知道怎么办了,试图岔开话题,指着书上的一句话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阿语看过去,道:“是什么意思啊?”
魏宛道:“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阿语听到兔子和狗还有飞鸟,就不在意卖鱼的是好是恶了,她看着那句话问魏宛什么意思,魏宛道:“意思就是兔子死了,用来打猎的猎狗就会被杀了吃掉,飞鸟被杀尽后,弓箭就没用了,因此被藏了起来,敌国被打败后,出谋划策的臣子就被杀了。”
“狗抓完兔子就被杀了?没有鸟儿了就把弓箭扔了?听起来是很难过的故事。”阿语说。
魏宛道:“是啊。”
阿语:“是很难过的故事吗?”
魏宛点头:“没错。”
阿语道:“是谁这样了?”
魏宛道:“这样的人都可以这么说,这话是古人的比方。”
阿语道:“那是什么样的故事?一定有人说这句话了。”
“嗯,有。”魏宛说。
“哥哥知道它的故事吗?”阿语问。
魏宛道:“知道。”
阿语道:“哥哥会讲吗?”
魏宛就给阿语讲道:“这有两个典故,你要听哪个?范蠡和韩信。”
阿语道:“阿语两个都要听!”
魏宛:“好吧。”
“那就先说范蠡的,楚人范蠡,助越王复国,后来范蠡离开了越国,从齐国给大夫文仲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上说,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越王颈项特别长而嘴像鹰嘴,这般人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你最好尽快离开越王,文仲看完信后,便称病不再入朝,接着有人向越王进谗言说文仲准备作乱,越王听言,便送给文仲一把剑,越王对文仲说,你教过我七个灭人国家的方法,我只用了三个就把吴国灭掉了,还剩下四个方法,你替我从先王开始试下吧,于是,文仲自戕了,这是第一个典故。”
阿语听完,小脸皱一起道:“文仲为什么要自戕?”
魏宛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阿语听得似懂非懂的应声,然后又问道:“可是他为什么一开始不离开越王?”
“越王为什么不相信文仲?”
“范蠡为什么不带文仲离开?如果范蠡带文仲离开了,文仲就不会死了,还有,文仲为什么不辞官回乡?”
阿语又真情实感了,魏宛意外她竟然知道辞官回乡这个词语,说道:“阿语,我们谁也不知道为什么。”
“范蠡为什么不早点劝文仲?”
魏宛:“那时候范蠡应该也不知道越王是什么样的人。”
阿语道:“文仲为什么不肯离开越王?”
魏宛道:“我也不知道了。”
“还有第二个故事,还想听吗?”魏宛问。
阿语点头:“听!”
魏宛就道:“这第二个故事的主人公是韩信,刘邦登基为帝后,为了削弱韩信的势力,把当时是齐王的韩信封为了楚王,使其远离自己发迹的地方,然后又有人告发韩信谋反,刘邦又再将韩信贬为淮阴侯,不出几个月,皇后吕雉又以谋反之名将韩信诱至长乐宫杀死,这对曾共患难的君臣在天下大定之后只相处了五年多一点的时间,韩信在临刑之前便发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浩叹。”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