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传授种植 五姓掣肘(2 / 2)惨遭十八位姐姐轮流催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王员外,如今蝗虫之灾,你们太原王家可是大发其财啊!”

“哪里哪里,怎么比得你们博陵崔家,深谋远虑,早早囤积稻谷,趁着蝗虫之灾,哄抬物价,让这洛阳城农商,无不俯首膜拜啊!”

“粮道乃民生之本,大唐皇帝登基以来,大兴科举,提拔寒门子弟地位,极力打压我五姓七望士族,殊不知区区一次蝗虫之灾,就足以让大唐皇帝明白,我们五姓七望家族,于江山社稷的重要地位,无与伦比!”

“哈哈,荥阳郑家所言极是,不管这天下由谁当皇帝,都得仰仗我们五姓七望!”

“若是大唐皇帝一日不废除科举,我们五姓七望就一日不开仓放粮,让大唐皇帝头疼去吧!”

“……”

原来这酒楼之中,聚集的乃是当今五姓七望之中的博陵崔家、太原王家、荥阳郑家、赵郡李家和清河崔家这五姓家主。

长安,太极宫。

在甘露殿,大唐皇帝李世民端坐龙椅之,下面站着一排朝中一品大员,分别是长孙无忌、高士廉、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文臣。

“陛下,这是微臣编纂的《氏族志》概要,还请陛下过目!”高士廉俯身,双手递出一本奏折。

太监总管来福前,从高士廉手中取过奏折,毕恭毕敬的递给李世民。

李世民翻开一看,顿时勃然大怒道:“五姓七望,博陵崔氏位列第一,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几个家族位列第二,李氏皇族排在第三。难道我陇西李氏,坐拥天下,竟然不及五姓七望!真是岂有此理!”

“陛下,”这时,魏征前,“如今蝗虫之灾,造成稻谷收成锐减,民生疾苦,而那五姓七望家族,却是趁机哄抬物价,扰乱社会秩序,长此以往,必将官逼民反,再踏炀帝覆辙,我大唐江山社稷危矣!”

说着,魏征shen手指着高士廉,怒斥道:“高大人却在《氏族志》中,将此等祸乱民生的五姓七望家族,列在李氏皇族之前,居心叵测啊!”

“魏征,你休得胡言乱语,诋毁本官!”高士廉一听,立马不干了,连忙怒怼道:“当今朝野,文武百官,多出自五姓七望之家。五姓七望,家大业大,掌控民生经济。就拿这次蝗虫之灾来说,就可看出五姓七望对社会民生的掣肘。本官这么做,也是抬高五姓七望,彰显陛下圣德,让他们保我大唐江山安稳!”

“我大唐江山安稳与否,焉能受制于五姓七望?”魏征拂袖道,“高大人,你此言让陛下置于何地!”

“那魏大人你又有何高见啊?”高士廉闷哼道。

“你们别吵了!”高士廉和魏征之间的争执不休,让李世民头疼不已。

蝗虫灾害,造成农民收成锐减,偏偏在这个时候,五姓七望又加重征收粮道,还故意哄抬物价,与李世民刚刚施行的科举制度对抗,导致民怨沸腾,让李世民焦心不已。

“房爱卿,杜爱卿,你们有何看法?”李世民沉吟片刻,又朝素有“房谋杜断”之称的房玄龄和杜如晦问道。

“启奏陛下,粮道乃国之根本,民之生存之道。五姓七望家族,之所以如此猖獗,无非是蝗虫之灾,收成锐减。若是能够想出法子,避免虫害,大丰收之年,大唐百姓,人人能够饱腹粮食,五姓七望,自然无计可施!”

房玄龄回答道。

“说的轻巧,如今正是蝗虫之祸,哪大丰收去?”高士廉连连摇头。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