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是岭南的水稻,一副是棉花。
他用的是现代西方写实画法,讲究光影搭配,这两幅画让他画得徐徐如生。
这时程咬金在他身边,说道:“啧啧,真有你的,李三郎,难道你是天星宿下凡?怎么什么都懂!”
李无峰笑笑,指着水稻的画图说道:“这是岭南的水稻。”
长孙无忌这时在旁边说道:“这种水稻我也听说过,只是这些产量有时不是太稳定,所以朝廷暂时没有引进。”
华夏也有自己的水稻,而且在岭南已经很普及。
可因为生产力与技术的关系,产量很不稳定,而且极耗地力。
好在这时农民还极其愚昧,不怕辛苦,只要得到一点点收成就心满意足了。
李无峰拿起桌子一串葡萄说:“臣有些渴了,皇别怪罪啊。”
“朕不怪你,快说!”
李二同志现在着急着呢,哪里想到别的。
“葡萄生在西域,壮如碧玉珍珠,自汉张骞引进中原后,成紫色圆球。味亦不同。”
“南方人不适北方寒冷,北方人不适南方湿热。因此北方人去南方任官寿短,南人去北方任官命亦不长。但他们后代若在异地长大,却与本土人无异。自从我大唐饥荒以来,臣回想以前看过的书籍,又想起本地百姓的操作,看到他们不会选种。因此臣有请皇下令,在岭南挑选优质的早稻和晚熟寒糯稻与寒粳稻。臣或许有办法让每亩地产量添加一石。”
说到这里,他又叹了口气。
心想难道我让大唐提前一千年出现化肥?
后世造化肥简单,可在这个朝代要牵扯到多少东西,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他又说道:“这也许要十年或者二十年时间,每年选其健壮稻实作出下一年稻种,待到这种水稻适应大唐的水土,才可普及天下。”
看到他说这一句话时,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李二同志等人不禁心生感动。
这小子也是有心人,知道饥荒来临,居然早早就开始做下了这么多准备。
李无峰又指着棉花说道:“这种植物叫棉花。”
长孙无忌又说道:“这个棉花,我也见过,不过它的名字叫白叠子。”
长孙无忌不愧是大唐能人,知道的东西很多很广,要不是私心太重,也不会在未来落得这样的下场。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