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石中出油 四更,求票票花(1 / 2)大秦文若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那就好!那就好!东家,这回我们可是赚大发了!”

刘掌柜大喜。

“别急,我还有话说。”

李无峰说道,“将订购的价格提升到80贯一壶!”

“嗯?这是为什么?”

刘掌柜疑惑问道。

“‘霸王醉’产量低,他们一下子要了这么多,自然要抬高一下价格。整个大唐只有我们一家有这种酒,他们爱要不要。刘掌柜,你呢,就钓钓他们的胃口,迟早他们会求你的。”

李无峰也不怕对方不买,反正他也不愁卖不出去。

这酒是越埋越香,他没什么担心的。

“明白,东家!”

经过李无峰的提点,刘掌柜很快明白了该怎么做。

“只是这油?我们是不是用猪油这些来炸这麦肯基?”

“不用,这个油,我来解决。放心吧!”

李无峰微笑道。

华夏食用油的历史很长远,在原始社会之初人类依靠渔猎和采集植物为生。

火的出现让他们开始学着烤制食物,在他们烤制肉食之际,发现从动物体内熔滴下来的油脂具有特殊的香味。

而且肥肉细嚼亦能挤出油脂,从而懂得日晒、烘烤和挤压均能从含油丰富的动物中得到油脂。

从此萌发了利用动物油的历史。

而后古人在烤食过程中,发现一些果仁掉进火里会飘逸出香味,也会熔出像动物油似的液体。

植物油也从此得到广泛的应用。

华夏古代制油业的发展是建立在农业种植面积的扩大和增产、社会对植物油消费的增长的条件的。

在春秋《诗经·国风》和西汉《礼记·内则》中的膏就指的油脂。

西周时期起,已经有了原始植物油制取的方法,制油业的种子从此就萌芽了。

西汉末年,《汜胜之书》“豆有膏”是我国最早记载大豆含有油脂的一本农书。

公元533年北魏末年贾思勰编著的《齐民要术》中提到了动植物油有大麻子油、芝麻油、苏籽油、芜箐籽油、猪油、牛油和羊油等七种。

但那时的植物油几乎都不是用来食用的,真正食用的只有麻油,也就是用少数民族进攻的芝麻压榨出来的。

但这油产量极低,所以造成了“醉仙楼”现在的油缺。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