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的黄石谷有微微的清风吹佛,月牙高悬间,借着月光可以清晰的看见,五月的庄家都被吹弯了腰,有蝉低鸣,巡夜的士兵有些意兴阑珊,睡意绵绵。
然黄石谷下,随着野草密林间“唰!唰!唰!”的声音响起,不一会儿便隐约感觉有箭矢穿空,低鸣惨叫之声传来,在举目四望,只见野火点亮了夜空,巡夜的士兵开始恐慌,一时间,明军大营闹做了一团。
“敌袭!敌袭!”慌乱的吼叫声遍布四野,显得有些撕心裂肺,这其中有敌人迷惑性的,也有自己人真正慌乱性的,两种声音顷刻间和在一起,整个黄石谷混乱更甚。
这还不止,戚继光好不容易刚愎自用一次,汪直哪有可能这般轻易放过他,深夜袭营,众兵围谷,那都只是基操而已,他的大招还在后面呢。
所以一念至此,在少许的等待后,他也约莫时间差不多了,便将手一招,对着身边的副将底底私语了起来,那副将也很快会意,接到命令后便只身离开汪直,望前线指挥部赶去。
没错,汪直来了!
既然知道戚继光孤军深入,那么为了这个老仇人,汪直在怎么舍不得,也还是挪了窝,离开了如铁桶一般的大陈山,亲率精锐三万增援黄礁山而来。
不过即便他来,这最高的战略指挥也不是他,非是有人夺权,而是他汪直知人善任。
当然此战的最高指挥也不是原来的黄礁山守将,而是他的本族宗亲,子侄辈的顶级历史武将王一枝。
这个王一枝可是一个不得了的人物,虽然仅是顶级历史名将,但远非背主投敌的叶宗满可比。
十数年之前,东海海域还非现在这般全是汪直一人说了算,这其中与他较劲争夺的就有卢七、沈九、陈思盼等人。
他们分属不同势力,彼此之间盘根错节,利益往来冲突极大,不时就会发生火拼。
后来再一次黑私贸易中,汪直与其余三大势力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几方分为两派,大打出手,其中汪直以一敌三,被打的好不狼狈,基本都快要灭绝。
正此时年仅十六岁的王一枝从家乡前来投靠自己的叔叔,在听闻此事后,不由得恼怒,整生也忍不住这口气,当即便主动请缨担任三军主帅,口口声声要为自己的叔叔报仇。
十六岁的孩子为帅,这不是开玩笑吗?
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汪直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魄力,力排众议,扶王一枝位。
原因无他,仅是因为他在其眼里看到无穷无尽的倔强与不屈。
而王一枝取得三军帅印后,并没有如同大家所想的那般,整顿兵马,恢复士气,然后或进或守。
而是仗剑孤身,前往陈思盼营中,以言明其中厉害,将陈思盼以言语退之。
陈思盼撤退,其实汪直的危机已经解除大半,卢七、沈九虽也不赖,但终究还是实力不足,魄力不够,实在难以为患,只需以利益诱之,便可轻易让其退去。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