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主编的那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冰倩.冰怡回家了,王成海交代她们从今晚开始,她们俩就到一个房间晚休了。冰倩、冰怡倒很听话,天气不热,挤到一个房间她俩也落得个高兴热闹。两小孩以为我是他们父母替我俩找的家庭教师,心里直哆嗦,后来见我性格内向,压根就不同我俩讲多余的话,渐渐的变得“嚣张”起来。“以后,冰倩、冰怡的作业就交给我了!”泉安半开玩笑半严肃的说道。“这……泉姐,这事麻烦您就别委托我了,因为我以前做过这一段时间的英语教师,教学质量效果极为不好。”我甚敢自己难担重任,委婉的推辞道,泉姐便没再勉强了。
“成海,你将那些编辑得非常好的杂志给一部分让她学习吧!”泉安姐对成海哥说道,成海哥忙不迭的从他房间搬来一小山高似的杂志,诸如《特别关注》、《商界》、《汉商天下》等等,这些令我内心感动不已,暗想自己将来在杂志界要是做出了成绩一定好好回报成海哥、泉安姐-----我生命中的贵人。
上班的环境非常优越,位于黄金大道上的环城大厦的外立面被装饰得金光闪闪,在这幢大厦中我暂时拥有一席之地,令我倍感荣耀。虽然电脑是自己随身携带的,我心想将来如果做出了成就,这点小付出也值得。没想到下班的时候,一位中年妇女模样的硬生生的问我道:“今天见你在这儿呆了一天,我以为是小丹的同学呢!”
小丹在旁边听到了忙回答道:“周主任,她是王成海招聘回来的记者兼编辑!”
“编辑?王成海都没向我汇报呢!”周主任语气生硬的说道,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便匆匆的走了。
“王主编,有件事我想问一下你。”我有气无力的说道。
“啥事?你有什么事情尽管直言不讳。”王成海有些惊诧,这是他第一次见我如此无精打采。
“你作为《商刊》杂志的主编,你有招聘编辑、记者的权力吗?“我鼓足勇气问道。
“我自从接管《商刊》杂志的主编,无论是记者还是编辑职责都是由我一个人承担,现在我感觉自己力不从心,多次向主任反应招聘职员,主任已同意了。”王成海解释道。我便将周主任对我说的话讲与王成海听,王成海思索了一会儿道:“是我疏忽了,明天早上我给她打个电话解释一下,你只是到那里去按部就班的工作,工资以稿酬的形式发放你,我个人分一部分稿件任务给你,与杂志社暂时没有聘用关系和金钱关系。”
我按照王成海的思路第二天仍旧装作什么想法都不打心里产生一样到环城大厦上班,这一天是周一,每周一的理会,王成海也参加了,会上周主任催促王成海尽快将年会特刊出版,特刊拖了很长时间,时间越久刊物越失去意义。王成海对此向主任致歉并向他们保证一个月之内将特刊拿出来。王成海的一句保证只是一句话但对于我来说却是排山倒海的压力。
王成海扔给我一本上期《商刊》杂志和一个年会的视频,规定我一个月之内将选题上的内容编辑出来。只见《商刊》上封面人物----一位穿着灰蓝色格子条纹西装革履的男士手捧一个珠红色的茶壶眼角带着笑意映入眼帘,我起初并没有多想,对封面人物的印象是:一位善意的商人。编辑任务如重山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唯一能做的就是根据选题将内容落实成电脑上的文字。
首先编辑的是封面人物的创业故事,封面人物是一位从事房地产建筑工程的老板,年龄50岁左右,可能是我在乡里见惯了那些四十岁左右看起来六十岁的男士,封面上的人物看起来不显老,反倒感觉像四十岁左右的年纪。“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几个大字赫然纳入眼底,翻开内容页,主人翁白手起家、艰辛创业的故事令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第一步,我必须仔仔细细、认认真真的将故事看得轻轻楚楚,明明白白。这样才不会漏过关键点,对于编辑来说,具备高度提炼材料的能力和敏锐度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些能力的培养要建立在“书读百变,其意自现”的基础上。
封面人物的故事很长,我为了不遗漏重要信息,目不转睛的看了五遍,这次年会特刊编辑的实质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将这篇文章编辑成功后,反反复复检查了五遍,为的是不出一个错别字,不产生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以后编辑其它人物的故事我还是每天对着这本杂志,似乎与封面人物成了老朋友,每天不见还有些许想念。编辑完其他人物的故事,我还是忍不住去读封面人物的原文,久而久之,仰慕之情已悄然刻骨铭心。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进入一个奇幻的地方,说不上地道不上名的地方,一位颔首微笑的年长的男人凝神望着我,一股莫名的情愫从心底油然而升,我仔细观察他的脸,这难道不就是杂志上的那个封面人物吗?一股冲动驱使我想走到他身边去握住他的双手,正当我准备迈开步子时,封面老人幻化成泡沫消失了,我从睡梦中醒来,原来只是做了一个梦,即使只是一个梦,已经让我欣喜万分了。也许瞑瞑注定我与这个封面老人会有一段奇特的缘分吧!
“我看了你编辑年会特刊的选题内容很不错,不过我个人认为我们《商刊》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急需改版。你能提出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来吗?”王成海与我交流道。我咬着笔杆琢磨了一会儿,这个深邃的问题他倒没有深入思考过,向来我是一个安分守纪之人,主编给了选题我就按照它将内容对号入座。沉默良久,我邻座一女同事胜蓝也是编辑,是王成海借调过来指导工作的,毕竟她有几年的工作经验,是王成海另一供职的商大MBA的同事,偶尔也会帮王成海处理一下《商刊》各项事宜,这时她打破了宁静,将《商刊》杂志翻到目录一页,逐一指点提意见,意图将其全面改版更新,其中提出一条创造一个新的版面----“小海说事”,打造名人名栏。令王成海心花怒放,大大表扬胜蓝的别出心裁,对比之下批评我的思维呆板无新意,说不希望给了我一袋面粉,我将它做成馒头还洋洋得意。他要的不是馒头而是蛋糕,胜蓝闻言窃窃偷笑,我脸色气得青红皂白,心想胜蓝不就是拍马屁拍到你心坎上了吗?
散会后,我觉得闷闷不乐,于是来到了好友张平的咖啡店,“独致咖啡店”以其独特的经营风格成为汉口一道别致的风景线。张平为我沏了一杯浓香型咖啡,我细细呷了一口,沁人心脾的感觉涌上心头。张平是我的大学同学,我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都会找张平去倾诉,故张平就成了我名副其实的“垃圾桶”。张平从我沉闷的脸上看出了我的抑郁。
“今晚咱们咖啡馆有活动你会来参加吗?到时给你介绍一个朋友认识!”张平对我说道。
我闻言脸色露出欣喜的表情,问道:“喔?什么活动呢?”
“由我馆聘用的商大经济学教授向咖啡厅的朋友们讲授一些经济常识。”张平淡淡的说道。
“没想到一向对咖啡经营如痴如迷的张平也会念起老本行。”我调侃道。
“那倒是,虽然半路改行做了摄影,对经济学兴趣不减,关注经济就是关注民生嘛!“张平感概道。
“不过大小姐别偏了题,重心在后面,介绍一个朋友给你认识!”张平认真的说道。
“喔?什么朋友?”我疑惑的问道。
“到时给你一个惊喜!”张平神秘兮兮的回答道。
晚上活动如期举行,经济学教授在上面滔滔不绝,台下坐了十五、六个嘉宾,我在心里猜测这些嘉宾当中谁是张平要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呢?张平说的很含糊,不知道是男女朋友还是普通朋友。等演讲顺利结束,张平仍然没有将那位神秘人物引见给我。“曲终人散”,我正准备悻悻离去。“王咏芙!”这时我清晰的听到有人称呼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去发现是那位经济学教授。
“教授,您怎么知道我是咏芙?”我好奇的问道。
“我听张平讲过你,从农村考入武汉读大学,之后在武汉工作,独自一人打拼在武汉,我非常欣赏你‘单打独斗’的品格,不过我还是非常希望充当你的‘护花使者’,你有什么困难可以找我。这是我的名片。”教授说完,递给我一张名片,我接过名片来一看见上面赫然印着“李庙丹”三个字。
“李教授,认识您这个朋友我很高兴,仿佛黑夜中的一缕亮光让人有安全感!”我微笑道。
“王小姐很会说话。”李庙丹闻言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对眼前这位清新可人的姑娘颇有好感。我也将自己《商刊》杂志编辑、记者的名片递给了李庙丹。
晚上,我回到宿舍,没碰见泉安姐的人影,我心里直纳闷,以往泉安姐总是回来得很早,在家里给两个孩子做晚饭吃,现在感觉反常不已。王成海从我脸上猜出了我的心思,“泉安带着我俩小孩出去旅游了。”王成海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向我解释。
“什么?旅游?怎么从来没听她提起过。”我回忆了早上泉安莫名奇妙的对我交代的一句话:“如果小区里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王成海的妹妹啊!”我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小区里谁会跟陌生人交谈太多呢?就算有人跟我搭讪,我都懒得理睬。我的不高兴写在脸上。见我怔在那里发呆,王成海插了一句言:“她们每年春季都会出去玩十天、半月的。”
“十天半月?”我一听,心里更加不畅快了,“也不怕耽误俩小孩的学习!”我气愤的扔下一句话就关上了房门,闷闷不乐的写起稿子来。王成海被我发出来的无名怒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谁喜欢单独和一个大男人住一个房子,多不自在。
我仔细看了看杂志选题,还有“创意”一栏至今仍没有构思,突然灵光一闪,张平的咖啡店是一家很奇特的创意店,很符合该栏特征,而且一来可以赚得稿费,二来可以为张平的咖啡店打广告。说干就干,我让张平发了关于他咖啡店的许多张相片过来,一个小时的功夫,文稿出炉后立马传送给了主编王成海,哪知王成海给否定掉了,原因在于杂志明打广告需付钱,除非采用别的形式来描述。我打了退堂鼓,罢了,再写篇其他的得了。
清晨我起床洗漱完毕回房间时发现客厅地板上一张白色的名片闪着白光,让我颇为好奇,我蹲下身去,拾起那张白色名片一看,只见上面印着总裁杨才志的名字和联系方式,我仔细回想了一会儿,杨才志不就是我所编辑的那本《商刊》的封面人物吗?我欣喜万分,毫不犹豫的将他的联系方式录进了自己的手机。中午时分,我给这位仰慕已久的成功商人发去了短信:“您好。我是一《商刊》编辑、记者。我叫咏芙,看了您的故事非常仰慕您!”杨总回了一条:“我忙着准备会议材料。”估计他没有时间继续和我聊下去,我仍旧是按部就班的工作。
我每日仍旧是尽心尽力的工作,偶尔会收到李庙丹的问候短信,时不时的邀请我出去喝个下午茶。我也会逮着时机赴约,比如采访完毕之后还有时间,我就会答应。不知不觉,一个月的工作时间已满,王成海很遗憾的告知我,我的工作能力不能胜任商刊的工作,这点我早就预料到,前不久我听公司同事提到过,今年《商刊》的招聘名额只有两名,而这两名均是内定的,一名是湖北大学的研究生,另一名是湖北广电的记者,有几年的工作经验,前者是周主任的亲戚,后者是周主任的朋友。现在这个社会就是靠关系吃饭的,忒现实。我面临丢掉岗位的危险,难道又要打包回府。情急之中我只得拨通了杨才志的电话,问他公司是否有岗位招聘。结果非常令人失望,公司岗位饱和。眼见王成海束手无策,我又着实找不到任何人帮助自己,眼下就只有回家的打算了。
杨才志杨总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他对我非常关心,之前我与杨才志通过电话,我情不自禁的拜杨才志为老师,想向他请教社会知识、商场沉浮经验,杨总满口答应做我的老师,对我打心眼里关心,问我有什么打算,我道暂时先回家再说,杨总公司80%都是他的亲人家属,平白无故设置岗位招新人也会引来非议,他对我的工作要求爱莫能助,嘱托我路上注意安全,先回家,公司如果有岗位空缺就通知我过来面试。一路上,我与老师谈了家人、家庭环境之类的,发着短信竟然坐过了车,本来是打算到湖北境内一个小县城下车,结果坐到了湖南的另一个小城。幸亏车主比较负责,我将我带到自家过夜并招待我晚餐,第二天我又坐此车原路返回,颇费周折的我回到了家中,开始了等待。
《商刊》封面故事讲述杨才志的创业人生一目了然,故我对杨才志的性情及创业经历都了如指掌,凭着在《商刊》工作一段时间的采访经验,以及人脉定律的因素,我与许多杰出的商人交往颇为深入,和他们成为能够产生共鸣的知心朋友。我时常向他们提起我非常爱戴的老师杨才志,借机推销杨总公司的房地产业务。杨总非常乐意与我和作,并承诺支付我一定的业务提成。南详市有位非常成功的商人张董,用他毕生的积蓄想在该地建造了一座最高楼---一品界国际大酒店,张董正在为这座大酒店寻找最洽意的合作伙伴房地产公司将它从图纸上搬入现实中。我在该酒店落成的最佳时机获得了这个宝贵的信息并及时与他取得联系。得知在全国排名前列的房地产公司董事长杨才志是我的老师时不禁欣喜万分,热情邀约我前去工地查看项目。
这个世界有钱人远不知穷人的难处,殊不知到南详市一去一来的路费对我来说有多么艰难,频繁的更换工作以及更换住宿的地方已将我拖得筋疲力尽,身上已经所剩无几。是否亲自到南详市去考察已成为我模棱两可的难题。
如果这个工程承包总额有接近大几千万,我的提成就有好几万,这些钱如果挣到了,最近几年的基本生存问题都会得以解决。抱着这样一种美好的心愿,我到长途车站买了票,只身一人来到了南详市,女孩子方向感特别不好,好不容易找到了张董的公司,张董居然为我的慢动作和他的久等十分懊恼。我只好忙不迭的道歉,我与他交流了一会儿,在张董助理的带领下去看了项目所在地。眼见为实的情况下,我给杨董打了电话,杨董立即驱车赶到南详市。我第一次见到杨董本人,对比杂志上的封面,杨董更显年轻,走路风度翩翩,我对眼前这位老人顿时好感倍生。
张董安排杨董、我享用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他翻阅了杨董公司的宣传资料后说会与另外几家意向公司对比选择。我坐在杨董的车上,杨董观察了我一番,也许感觉我看着还实诚吧,于是将他一朋友——经营着一家印刷公司的老板的手机号给了我,我感动至极,对杨董更加产生了好感,对他有如一种父亲般的亲切感觉。杨董将我送到了车站,我独自坐上开往老家的列车,杨董径直开车回到了武汉。
回到老家后,我拨通了杨董给我的手机号码,对方是一位中年女士的声音,得知我是杨董介绍到她公司上班的求职者,非常热情。我再次背着行囊来到了武汉,无巧不成书,在这个公司上班没多久,女士非常喜欢我,还邀请我到家中去吃饭,她老公出差去了,只剩儿子在家,没想到更令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她儿子居然是李庙丹,我们四目以对既兴奋又诧异。
“原来你俩认识?”夏女士欣然的说道,我们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南详市的张董最终选择了杨董的公司作为他的酒店承包房地产公司,我如愿以偿的拿到了几万元的提成。在李庙丹的狂热追求下,我嫁给了李庙丹,过着幸福的生活。当然封面老人在事业上给予了我极大的支持。
因为有了他们,身为外地女孩的我在这座陌生的城市倍感温暖。但是李庙丹有他自己的工作,我却没有工作。所以我希望在这里谋一份职。
王咏芙一讲,不仅讲了他的工作经历连同她的情感经历也讲了,足以显示她求职的真诚性,林筱说:“你能说会道,可以到市场部跑销售。如果业绩好,我们可以提拔你到公司的管理层。怎么样?”
“好。”王咏芙一听能被接纳,立马答应了。王咏芙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成为了公司的得力干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