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乃是当世第一大城,人口百万,但作为京都,却可谓是四战之地,就如此时周国的形势一般。
为了加强京都防御,前汉明武帝时,曾在洛阳四周修起了十二座卫城,用以拱卫洛阳城,加强京畿。
但一国之兴衰,并不在城池之固、山川之险,而在天下人心。
故而虽有十二座卫城拱卫国都,也依旧阻止不了前汉帝国的崩溃与灭亡。
汉亡之后,洛阳为各方势力所争夺,战火连连不断,十二座卫城大多毁于其中。等到周国高祖在此离鼎时,已经只剩下了四座。
原本的十二座卫城,其实各有其名,但时至如今,早便被人遗忘了,只因那剩下的四座卫城恰在洛阳四周,于是便以东南西北相称。
这其中东卫城就修筑在洛水边上,距离建春门不过三五里地。
现在的周国,占据中原之地,军势强横,国力鼎盛,乃是各国之中最强大的。虽说和诸国间时而还会爆发战争,但战火也都在边地甚至敌境,洛阳已经很久不曾见过战火。
太子遇袭案中,赵信领着百余骑镇压左领军卫的战斗,在京畿之地,这已经算是数十年来最大规模的战斗了。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原本该是拱卫洛阳城的四座卫城,如今其军事职能也被极大的削弱,倒是中转的职能,被极大发挥出来。
就拿东卫城来说,如今乃是四个卫城中最繁华的,常住和流动人口合起来,少说有七万人,但其中驻军却不过一营,计不过三四百人,余下的都是往来客商和普通百姓。
洛阳城内,上百万人生活其中,每日耗用无数,可以说整个天下的货物,都在向洛阳输送汇集。但洛阳毕竟乃是京都,天子脚下一切皆有规制,货物进京,也不是那么简单。
所以,许多运往洛阳的大宗物品,都会先在这东卫城中转停留,做好交接,办好手续,然后再送往京中。
因着如此,这东卫城经济繁荣之余,也是鱼龙混杂,颇为混乱,三教九流各色人物,都在其中扎根,讨一份生活。
……
赵信带了几个亲随,离了洛阳,便往东卫城去。
和赵信一起的,除了一个大理寺的评事,还有早前曾联手过的东宫供奉常远陆。
大理寺的评事,名叫薛羊,正是禁武司的人,武人出身,功夫不浅,乃是主查案件之人,赵信不过是配合他。
而常远陆出身东崖剑阁,乃是剑道高手,现在虽说是东宫供奉,但也脱不了江湖人的身份,于是便被赵信跟太子借了出来。
太子这两日因着风波未散,基本都是在东宫待着,并不出门,也无需护卫,故而便应了赵信。
先前田启盛说完,赵信权衡了之后,最终还是接了大理寺的差事。
原因有二,一则他确实对这世界的江湖很感兴趣,二者,也是不愿意参与到清查禁军的浑水之中。
军权素来敏感,禁军的水又要更深,想要清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成与不成都是得罪人的差事。而且,以赵信如今太子门下的身份,就更复杂,办成了也未必会有赏,真办砸了说不定还会有罚。
何苦来哉呢?
真不如这大理寺的差事,跟着查一查京都内外的江湖浪人,真有所得,那也是功劳,一无所获,也不惹人关注。
……
一行人骑马走在路上,也不着急。
他们虽然各个都带了兵器,但都是换了便装,看上去倒是真的有几分江湖武者的模样,不似宫人。
赵信和常陆院曾携手对过敌,还算相熟,一路上便和他说着话。
赵信原身的记忆里面,只知道这世界武风颇盛,但具体就不知究竟了,此刻正好都向常远陆问了。
常远陆很爽快,能说的也都说了。
于是几番对答,赵信对这个世界的江湖,便有了大致了解。
这世界武功,还没有真正超脱极限的出神入化,尚在赵信认识可接受的范围内。
至于武者的实力,也没有准确而统一的境界,只粗糙的划分了一下。
粗通拳脚,会些套路,那还是不入流。
略有所成,能敌对数个寻常莽夫,也只算三流。
若再精进一步,能以一己之力,力敌两三个久经训练的甲士,那就是二流了。当初太子遇袭时的刺客,大多便再这个水准。
若再强一些,能够抵住十余个甲士围攻,那就能称得上是一流水平了。眼前的常远陆便是一流,赵信估了一下,自己应该也在这个水平之中。
一流再往上,那就是宗师了,但即便是最强的宗师,也少有百人之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