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机只能点头,没说完的话就继续往下说。
“我那种状态应该一直延续到了初中结束,到了高中,也许是个人思想的觉悟吧,我开始更多地对我这个人,对发生在我身边的事情进行思考,从而对自己的行为做出判断,虽然没有了以前的阿谀奉承,但现在的我又多了一点特立独行的味道,结果还是没办法和班上的同学好好相处!”
听到这里,虽然并不是什么太好玩的事情,但江琴还是没忍住笑了,因为她发现了一件事,那就是傅机在以回忆的口吻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发出感慨的角度都非常清奇。
怎么说呢?
在这个世界上是有绝对的对与错的,有些事情就是对的,有些事情就是错的,当你说明一件事情不对的时候,你心里一定有关于这个事情正确的参照面,这无疑否定了那些秉持着虚无主义,不存在主义。
而在傅机这件事上,站在一个健全人的角度上,或者说站在社会这个集体的角度上,无法融入这个集体的人是错误的,毕竟这个社会的发展就是往集约的方向行进的,集合式的生产方式才是生产力进步的体现,将个体孤立起来,相互之前不联系,这是历史的倒退,是错误的想法。
可不应该如此评判傅机此刻的状态,因为傅机本身不是在怀疑社会,抗拒社会,而是在寻找一个更好的方式,一种更为自己所理解和接受的方式才接触这一切,而且,融入社会的方式本身也没有迎合这一说,社会中的个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和尊严,要去可以迎合、讨好他人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存在方式。
所以,江琴并不否认傅机当时的状态,或许那也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所必须要经历的状态,很多问题,很多事情,你需要自己想清楚,才能明白此后的发展,才有理解和接受。
“那种特立独行的情绪或许可以说是自我意识过高吧,因为当你想清楚一些事情之后,你就能看透存在于同龄人中的一些怪异的行为,好比他们会做一些非常无聊的事情,这些事情明明就没有任何意义,他们还是乐此不疲,这可是作为高中生应该有活泼吧,可惜我那个年龄也许已经过去了,我不在乎那种东西,我只在乎着我认为重要的东西,然后将它贯彻下去。”
说着,傅机握住自己的拳头,好像已经将某物捏在自己的掌心里,即便是现在回忆起来,他对于自己当初的做法也没有多少后悔,至少他应该取得的东西,在那个对应的时间段,他依靠着这种并不是完全正确的方式,取得了。
有的时候,人都需要思考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人这一生,到底是目的还是手段?
说人话,人这一生,到底是为了达成最后的某一项目标而存在,还是为了体悟这一生中所经历的一切,目标不是太重要?
一般而言,看到这个问题的人都会下意识地选择第二个,人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因为主流思想所传达的理念便是如此,诸如一个人应该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那些应该经历与享受的事情是断然不可以缺少的。
但立足于实践的经验主义告诉我,人其实就是目的,所谓的手段不过是为了掩盖这一赤裸裸的本质,人总是喜欢体面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