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4章 丝绸之路断绝(2 / 2)桑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世宗死,穆宗继位,认识到“市通则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开始调整严禁民间私人海外贸易的政策。

隆庆元年1567年,福建巡抚涂泽民上书曰“请开市舶,易私贩为公贩”私贩指走私商,公贩指合法商人。

同年,隆庆皇帝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调整海外贸易政策,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民间私人的海外贸易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东南沿海各地的民间海外贸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明朝出现一个比较全面的开放局面。

当时明朝的产品诸如丝织品、瓷器、茶叶、铁器等,广受世界各国欢迎,而许多国家缺乏名优商品能满足明朝的国内需求,只好以白银支付所购明朝商品,引致白银大量流入明朝。

自明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至明思宗崇祯年间,自葡萄牙、西班牙、日本等国输入明朝的银元,至少在1亿元以上,有力地促进了明朝国内商品经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也为明朝中国商人积极参与当时已经建立起来的东亚及太平洋贸易圈,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机遇和舞台。

陆上丝绸之路走不通,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又不在王则之辖下。

一时半刻没得办法,只能先行将此事放下。

王则之命三人和活着回来的军士下去休息,将于忠、王先、王闪、余有叫来,商讨起经商的事情。

“于忠,说一下搜集到的情报。”

“据属下所之,此次针对我们的商人以范氏为首。

他聚集了山西、宣府、北直隶,还有江南的豪商乡绅。

这些人都是富可敌国的存在,因此我们开出去的分号,还有加入商会的商人都快经营不下去了。”

于忠说完,施了一礼,退了下去。

“近日,平价粮店,收到了许多假的粮票,资格本,票号也收到了许多假的银票,万幸,大人未雨绸缪,做了防伪,要不然咱们就要损失惨重了。”王闪取出一些假票,呈给王则之。

“啧啧啧造假造的真像,这纸张和笔墨都是用的一模一样的,可惜啊,就连票上的纹络和编号都是一模一样的。”

王则之为了防伪,在纹络和编码上下了大功夫,这也是票号和粮店的工作人员能够识别出真伪的原因。

“造假的地方是断绝不了的,还好,我早就想到这一点了,百姓并不能使用粮票和银票,这些东西只对票号和粮店有用,要不然还真有些麻烦。”

王则之早就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一直不允许银票和粮票在人与人之间流通。

他发出去的粮票和银票只能在人与票号,人与粮店之间流通。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