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摊牌(上)(1 / 2)草船提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摊牌(上)

“四一二暴动”的结果,无论是表面还是实质,都是理事国阵营彻头彻尾的胜利。

这次原本很可能是由黄道同盟党一手鼓动起来的工人暴动,其目的极有可能是占领整个Martius-3卫星城,毕竟Martius市是P.L.A.N.T.的重工业基地之一,拿下了这里就等于控制了P.L.A.N.T.50%的工业命脉,就算是没办法长期占领,也能极大程度上地刺(和谐)激市民们对独立自主事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但很显然,他们不仅失败了,而且被人利用了。

大家都不是傻子,杨铭又不是没见过卫星内的维和驻军,甚至还跟其中几个合过影,只要不是军盲,再注意一下细节,就能发现这些家伙手中的步枪内根本就没子弹——巡逻时插在机匣里的弹匣磕在战术背心的金属钮上哐哐直响,大部分人都只带一个有实弹的备用弹匣,有的甚至不带,更有人都不在步枪上插弹匣,连戏都懒得演。

就算说是因为游行升级为暴动,导致了士兵们荷枪实弹地出发,但在P.L.A.N.T.本地一些尤为大胆的小网站限时公布的图片跟视频来看,维和驻军不仅动用了坦克顶部的.50口径重机枪,甚至还发射了数枚105mm主炮炮弹,后来这些图片跟视频被删除得一干二净,但这也从侧面显示出了其信息的真实性。

杨铭曾工作过的,隶属乔治·阿尔斯塔名下的AITC国际运输集团,而在大西洋联邦,几乎所有的运输集团都在染指军火运输与买卖行业。

那些掌握了核心科技的军工企业,类似PMP、洛马、格鲁曼和L3等能趴在联邦军方身上吸血的家伙,听起来真是厉害得不得了。但真正的销售渠道都把控在AITC等一系列运输集团手中,而支持军工企业运作的资金又不可能全部来自军方订单,甚至一些军方订单也同样需要倚靠运输集团。

因此与运输业的合作不可避免,而在运输公司这边的合作业务中,他们很难提出比成本价格高出很多倍的报价,利润不能说没有,但也远不比做一次军方订单来得多,有时候甚至还要反过来塞一笔保证运输渠道畅通的“运营保证金”。

地处印太交通枢纽的赤道联合是全世界军火产业的货资集散中心,这里的港口库房都是直接由赤道联合的军队协助驻守的,单单是一个库区的存货,就能轻松武装一个小国的全部军队。杨铭在辞职之前就任于AITC赤道联合分公司的法务部,而这家分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买卖军火。

比如他曾经接手过法务工作的与黄道同盟党之间的秘密军火交易,他很怀疑Martius-3那的黄道同盟党徒打出去的反坦克飞弹,很可能就是他们卖出去的那批从印度地区收回来的旧货。

而好巧不巧的是,AITC公司同样承包了一项来自大西洋联邦官方的分散型业务——他们负责牵头赤道联合本地的三条火药动能炮弹生产线,在火药动能弹药小口径化的今天,这很可能是世界上仅存的几条炮弹生产线了,而这三条生产线所生产出的105mm坦克主炮炮弹,其主要供应对象就是驻扎在P.L.A.N.T.的大西洋联邦维和部队。

也就是在新闻中报道过的那种“斗牛士”轻坦所发射的炮弹,杨铭甚至在分公司内见过这玩意儿的样车。

这三条生产线设备老旧而且产能低下,每年运作一次,每次运作三个月,一批次生产出的炮弹,排除不合格产品后只有两万四千多枚,需要分给大西洋联邦在P.L.A.N.T.驻军的22颗卫星,按照每颗卫星驻扎两个坦克排(共8辆战车)来算,每辆坦克在一年内能够分得的炮弹只有140枚左右。

你别看这玩意儿特别便宜,但打起来可是宝贵着呢!战况如果真的激烈起来,这么点存货怕是一天就打光了。而且由于是老厂家生产的,装药稳定性不敢恭维,虽然没有震一下就会自爆的这种夸张程度,但如果真的在运送过程中被狠狠地摔在地上,那会发生什么还要两说。

更何况这种炮弹是用来打击同等目标的,比如黄道同盟党的坦克车——当然如果他们真的有的话。对付平民还是车顶部装载的.50口径全自动重机枪更好使一些,因此就算是镇压暴动,这些坦克里多半都是不会装实弹的,减轻了载重跑起来还能快一些不是?

但是在“四一二暴动”中,理事国一方的驻军坦克不仅携带了实弹,而且还发射了数枚,至于这数枚炮弹针对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很可能是用于打击藏在建筑物中发射导弹的黄道同盟党。

也就是说,维和部队一方从一开始就知道这次暴动中有黄道同盟党的影子,而且他们会亲临战场,后方的维和部队指挥官很可能知道这些人手里有一批老式的反坦克飞弹,甚至连他们会从什么地方发射导弹都一清二楚——要晓得公布的照片中,几乎所有炮弹的弹着点都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几栋建筑物上。

“四一二”发生之后,对于民间独立运动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老百姓们只求日子安稳过得去,没谁会在发生这种事情之后还傻乎乎地往地球军的枪口上凑,这时候再一味地呼吁大家“站起来反抗理事国暴政”不仅不会获得赞同,而且还会起到反效果。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