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的大军越过最北端的黄河,军队阻住高阙关,守住长城各要塞,秦军就驻扎在新建的临河城中。临河城的城郭虽然已经建成,但城里面的屋舍尚未完工,工匠们还在抓紧建造。一些艰巨的工程,军队也参与其中。那些空旷的地方就成了宿营地,士兵和民工扎营休息。远远望去,新建的临河城宛如一尊雄踞在莽原上的石狮,正双目炯炯地注视着北部大漠,那宽宽的城头上飘扬着秦国的大纛黑旗,旗帜在凌烈的寒风中噗噗作响。
一天晚上,一阵北风吹来,紧接着飘起了雪花,凄厉的北风中还传来几声狼狐的嚎叫声,令人毛骨悚然。这时劳累了一天的工匠和军士都已经进入了梦乡,而蒙恬将军还在巡城。他从南门走到东门,又向西门走来。只见蒙恬腰挎宝剑,他穿着黑色的战袍,袍子下面罩着一副冰冷的铠甲,胡须和鬓角上已经沾满了雪花。此时看上去却显得比实际年龄更加苍老,就是因为长年征战的缘故。他的身后紧跟着副将军王离,此人脸庞红黑,浓眉短髯,是标准的关西大汉,因为弓马娴熟,勇猛善战,已经是秦国的著名将领了。他的父亲王贲和蒙恬曾经并肩战斗过,王离就尊敬地称蒙恬为叔父,他们的每一次战斗也都配合得十分默契。二人在军士火把的引领下,来到西门的望楼之上。忽然看见有一队人马举着火把从西面驰来。王离大叫:“来的是什么人?”一个军士大声报告:“大公子扶苏到!请蒙将军出城迎接!”蒙恬听说是扶苏到了,极为震惊,心想自己的女婿,皇帝的长子不在京城,来这里干什么?于是赶紧出城迎接。
原来秦始皇娶了蒙恬的女儿做扶苏的妻子,他俩是儿女亲家。蒙恬有个兄弟叫蒙毅,此时也非常受宠。他们一个在外掌兵,一个在内出谋,当时号称‘忠信’,朝中无人能比。扶苏见到蒙恬后先拜见了岳父。蒙恬急忙扶起扶苏问为何至此。扶苏悲声道:“一言难尽啊!”蒙恬于是领着扶苏进城来到府中。扶苏就取出了诏令。蒙恬见诏,立即跪下接招。扶苏念道:
蒙将军击败匈奴,收取河南,功绩卓著。然而北地异族,终是心腹之患。为了防止匈奴再犯,请将军抓紧时间,督建长城,建成云阳至九原的大道,经营好北地,朕要亲自巡视北方。扶苏作为朕的儿子,既不懂得做人臣的礼节,又屡次诽谤朝政,现将他发配到边地做你的监军,希望将军多加教导,令其悔过自新。
蒙恬听完,非常高兴,接过诏令,就请公子沐浴更衣,吃饭休息。谁料扶苏却大哭起来。蒙恬惊问何故。扶苏泣道:“岳父大人有所不知?陛下他,……他不听儿臣之谏,焚毁诗书,坑杀儒生,怕是秦国从此民心尽失啊!”蒙恬大惊,沉声道:“公子,你好大胆!竟敢如此忤逆,快快闭嘴!”扶苏道:“岳父有所不知,父皇他先是焚书,后又坑儒,如此毁坏先哲典籍,又滥杀无辜,我替秦国担忧啊!”蒙恬吃惊道:“公子不要胡言乱语!朝廷究竟发生了何事?你慢慢说来,但不许你忤逆陛下?”扶苏就把朝廷如何焚书又怎样坑儒,自己向父皇进谏遭到驱逐的经过详细地说了一遍。
蒙恬听完后道:“焚书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公子不要伤心,陛下的所作所为不是做臣子的所能知道的。不过眼下你来做我的监军,这是好事啊!”扶苏不解地问:“陛下将我驱逐出京,怎能说是好事?”蒙恬笑而不答,只派重兵保护扶苏。从此,扶苏就与蒙恬在北方镇守。他们以高阕、陶山、北假等地为军事据点,守卫长城,又修建大道,还新设了十几个县。又因为长城和大道的工程十分浩大,蒙恬就把整条长城和大道分成若干段,各段派了一员将领做监工监督修建。可是在工地上,许多人干不了那么繁重的苦差事,就经常有人逃亡。秦法规定:凡是被征调的役夫,也叫更卒,若是不去服役或者是逃工的都要依法治罪。虽然秦国这样规定了,但逃工的事件还是不断地发生。
辽西郡令支县有一个叫范喜良的文弱书生,他也被征调到北方去修长城。可是因为修城太累,再加上想念亲人,就从工地上逃跑了。随后官差们发现他逃走就追了上来。范喜良一路跑到燕山脚下。这时追赶他的人也越来越近,情急之下,就翻进了一户人家的后花园。此时园中瓜蔓青青,范喜良就爬在那些瓜蔓下面躲避缉拿,绿叶儿也将他遮得严严实实,根本看不到身影。一会儿,果然几个官兵来到了花园旁边,他们发现逃卒不见了,就吆喝着继续向前方追赶而去。
范喜良见官兵走了,正准备出来,忽听听见花园的大门‘吱’地响了一声,又赶紧低下头去。一会儿他从瓜叶间就看见两位年轻的姑娘走进了园门,前面一位像是小姐,后面一位像是丫鬟。只听丫鬟道:“刚才还有人嚷嚷呢,怎么就不见了?”二人说着就到园中捉蝴蝶耍闹。范喜良把头埋得低低的,生怕被她们发现。忽听“哎哟!”一声,另外的一个赶紧问:“小姐怎么啦?”小姐道:“不好了,有偷瓜的贼,快去把老爷叫来!”丫鬟道:“小姐别怕,我去把三富哥叫来!”范喜良一听赶紧爬出来道:“两位好姐姐,千万别喊人,再喊我就没命了!”二人见从瓜蔓里钻出个大活人来,就吃惊地上前打量。又一起审问道:“是不是来偷瓜的?”范喜良慌忙解释道:“误会了,我是从长城的工地上逃来的,我怕秦军抓住了,就躲进园中。我不是偷瓜的贼。”话刚说完,忽然就听见官差吆喝的声音。范喜良忙道:“他们又折回来了,快!快!二位姐姐救我!”小姐身后的丫鬟非常机灵,就道:“你快爬下吧,我俩给你打掩护。”范喜良又慌忙一头扎进了瓜地。
不大一会儿,几个官兵就跑了过来,他们爬上墙头打问是否看见有人经过。丫鬟怕官兵纠缠,就摘了个大西瓜给他们说:“没有看见。”官兵们正赶得口渴,见到大西瓜,就高高兴兴地抱着走了。二人看见官差走远了,就让范喜良出来。范喜良就从瓜蔓下面爬了出来,样子非常狼狈。这时他发现站在面前的姑娘长得非常漂亮,她有一对清澈透亮的大眼睛,乌黑的发髻半垂鬓角,粉红的脸蛋透着青春的活力。她穿着一件粉色的襦裙,外加一条深红的飘带,整个身段轻盈窈窕,婀娜多姿。再看她的脸蛋,如春桃般妩媚动人,含情脉脉。范喜良精神一震,此时真不敢相信:在这穷乡僻壤之地,竟然有如此美丽动人的女子。
他便痴痴地盯着眼前的这位如花似玉的姑娘,心中突突地敲起了小鼓。而姑娘此时也见范喜良英俊潇洒,文质彬彬,便也一见钟情。二人一时都不知说什么话,只是站在那里发呆。丫鬟此时已看出了玄机,急忙道:“呀呀呀,你俩都呆了,还是说句话吧?”范喜良赶紧缓过神来,道:“今日小姐的救命之恩,终生难忘啊!”姑娘玩笑道:“是园子里的大西瓜救的你,要谢就谢西瓜吧!”这位佳人一边俏皮地说着,一边就用手指着满园的西瓜。范喜良笑道:“好好,那我就感谢这些大西瓜了。”说着就向园子作揖。然后又道:“不过今日得遇小姐,真是三生有幸,敢问小姐尊姓芳名?”姑娘含羞道:“没有这个必要吧?你今日已成逃犯,又无家可归,就算知我名,又能怎样?”范喜良道:“小姐不告诉名字,我怕今后难以报答救命之恩!天色不早啦,就此告辞……”姑娘身后的丫鬟急忙问范喜良要去哪里。范喜良道:“准备去寻找亲戚暂住。”
此时正值夕阳晚照,那多情的余晖照在姑娘秀美而动人的脸蛋上,越发美丽了。范喜良恋恋不舍。此时丫鬟已经看出了他的心思,就机灵地对范喜良道:“天色已晚,你也跑了大半天啦,想必是饥渴困乏。现在不如到我小姐家去歇息一宿,明日再去寻亲怎么样?”范喜良正不想走呢,此时听丫鬟如此一说,自然是非常高兴了。可是他还是想听听小姐的意见,就故意对丫鬟道:“你说了不算吧,这又不是你家主人的意思。”那位小姐粉脸一红,羞涩道:“她是我的知己,自然说了算数!”范喜良听了这话,惊喜道:“多谢主人盛情!”
范喜良随后就来到这位姑娘家。原来姑娘的名字叫孟姜,他的父亲人称孟公,是个员外。孟公听说了范喜良的情况后,自然也动了怜悯之情,就同意让他住一宿。这位孟姜从小喜欢读书,又聪明伶俐,母亲还教她一些女红之事。孟姜不管学什么,都是一学就会,及其聪明,因此孟公夫妇视她为掌上明珠。庄上的人也都非常喜欢孟姜,远近非常出名。孟公家有数名长工,家里的日子还算红火。
次日,范喜良见过孟公夫妇后,就想离去。孟公是个很有同情心的长者,见范喜良没有吃饭,就留他吃饭。就在大家吃饭的时候,丫鬟用目示意孟公留下范喜良。孟公已经知道了丫鬟的意思,此时见范喜良诚实厚道,长相也不错,心里非常高兴,就开门见山道:“老夫想招你为婿,不知意下如何?”范喜良本来就非常喜欢孟姜,现又落难,听说有这等好事,哪有不高兴的,就赶紧答应了。孟公一高兴,就来了个删繁就简,省去了许多婚仪中的繁琐程序,直接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就让她俩拜堂成亲了。
二人成亲后,自然是倾心相爱,情投意合。可是谁料此事却惹恼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她家的长工三富。这个名叫三富的后生是个老实巴交的乡下人,没什么长处,就是有蛮劲,能干活。因为他早就看上了孟姜,心里的如意算盘已经打了很久,现在一切希望都成了泡影,心中自然非常生气。有一天,他就跑到县里去告密。县令听说孟家藏了个更卒,就派出了几个官差来孟家抓人。他们进了孟公家,果然见到了范喜良,不由分说,就把他捆了起来。孟公急忙出来理论。官差还说他窝藏逃犯。就这样三拉两扯,就把范喜良给抓走了。孟姜见丈夫被抓,痛心极了,哭的死去活来。从此就一门心思地想着范喜良。几个月过去了,孟姜终于忍受不了痛苦的折磨,就去告诉父母,说她要出去寻找丈夫。父母见一个女孩家家的,就没有答应。孟姜便整天站在门前的一块石头上观望,盼望着丈夫早日归来。人们就把这块石头称为‘望夫石’。
一日,三富见孟姜如此痴情,就上前道:“小姐,我能为你做些什么?即使上刀山,下火海,我也敢啊!”孟姜听了三富的话,非常感动,道:“自从范郎被抓,我就日夜不安。你若是能替我去找到他,我就是死了也没什么遗憾啦!”三富就痛快地答应道:“小姐对我恩重如山,就算走遍千山万水,我也要把范哥哥找到!”孟姜就领着三富来见父母。孟公听说三富要去找女婿,自然是满口答应。于是孟公就给三富足够的盘缠,让他出门去花销。三富拿了盘缠,便兴冲冲地出门了。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