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
“这怎么可能呢?”
“这不可能啊!”
“怎么会呢?你不是皇帝嘛!”
下面一阵骚乱,赵佶压了压手掌,示意大家静静。等众大臣缓过来后,赵佶说道:“各位大臣,不要激动,朕说的是如果,不过这也是朕的目标。”
章惇又出列说道:“陛下这怎么可能呢?”
赵佶说道:“怎么就不可能呢?春秋战国时有皇帝吗?三皇之前有皇帝吗?这是往前说,那以后也有可能不需要皇帝的。而且朕可以肯定地说,以后是不需要皇帝的。当然,现在不可能,但只要国家发展到一定程度,皇帝就一定会被取消的!朕希望在有生之年成功。只要大家按照朕的路线走好,朕有信心百年甚至二三十年就能成功。不知大家愿不愿帮朕实现呢?”
“真的吗?”章惇怀疑地说道。
“真的!”
可惜赵佶没等到他想要的回答,不过赵佶知道没人敢说。也是,要不能谁知道这是不是个坑呢,要知道这里的大臣那个不是人精啊!
赵佶于是说道:“各位大臣,朕这里有个方案,大家看看,这是朕的第一步。杨戬,给各位爱卿每人发一份。”
等众大臣拿着赵佶的方案后,赵佶接着说道:“现在我们大宋,表面上有三大问题,那就是沉官和沉军还有沉费,这也是这些年来你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只是你们没找到根本原因:沉官是因为官员的职责不明,才多出很多官员。沉军是因为士兵的战斗力不足,又胡乱大量增兵。再加上地方官员剥削百姓的厉害,形成泡沫经济就是表面繁荣一捅就破的意思。这样以来就成为沉费的借口。
我这方案就是军事,行政,财务三权分立,三权又互相牵制。如三权能独立完成各自职责,又能互相牵制好,再加上百姓明白事理并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利益,那么到时依法治国,实现国家民主主义,民主就是百姓当家做主的意思,那时就是皇帝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这就是朕的目的。这样一来三沉问题包括其他一些潜在问题都会一一消失。现在朕做的事其实就是法律做的事,大家认为如何?”
“这!这!”下面一片这那的回声,没有一个人说得出有用的话来。
这时苏轼站出来说道:“陛下,臣赞成!”
赵佶笑道:“还是老师知学生啊!这样吧,我们先试试看,有问题再改吧。既然如此,那就先军政分开。以后,军事归军人负责,任何其他人不得插手,但军事官要以国家安全为己任,否则朕必将他判刑。政事归为行政官负责,军人不得插手,行政官要以国家百姓为己任,否则朕也必将他判刑。
朕的内库和国库分开,以后朕不能用国库的钱,内库属于朕的私人所有,国家也不能用朕的钱。另外再设一皇库为皇族所有,归皇族族长管,现在归朕管吧。
以后国家收入四成归军事,四成归民生,一成归皇族,一成归军事以外官员的俸禄。其中民生的四成中一成为国家百姓的教育费用;一成为国家百姓的医疗治病的费用;一成为国家百姓建设的费用,如修桥铺路,如修建水库,堤坝,治水等等;一成为百姓的救济赈灾费用,这一成费用任何人不得乱用,谁乱用谁死,如两年内没有用完,可看情况补贴其他费用。以后各位大臣的俸禄和朕的俸禄就看各位大臣的努力啦,国家有钱,各位和朕就都有钱,国家没钱,那么朕就得要问问众位是怎么管理的了。如这种分配不合理,那么到时大家再讨论讨论。
行政方面设一内阁,内阁总理一名为章惇;下有内阁大学士四人,辅助内阁总理管理行政;在下面为内阁行走为各部之长。其中有礼部改为教育部,教育国家百姓明事理知法度。吏部改为人事部,职责不变。御医院就不改,简称医院,但列为一部,管理国家医者和国家百姓的身体健康,可在全国建立医院为百姓治病和建立医学院教育想成为医者的学子。刑部改为公安部从行政中独立出来,负责国家百姓安全,行抓捕收监之事和国家户口管理,另设一法院独立出来,行审判之事,这两部门为司法部门。工部改为国家建设部,负责国家建设。户部拆开:一为财务部,独立行政之外,管理国家钱财。财务部,下设税务局,专收做买卖的商人的税务;二为农业部,管理国家农业并负责收农民的粮税;三为商务部,负责国家的买卖安全,打击卖假货的商人。发放经营许可证给卖方,没许可证的不准经营,许可证可以防止商人漏税;四为工业生产部,管理国家各作坊或者叫工厂的生产质量和人员安全等情况。发放生产许可证,没有生产许可证的不准进行生产,这许可证也可防止生产商人漏税。
以后国家取消一切杂税,只收商人卖货的税,和田税,这田税只按田的多少和好坏的标准来收。顺便提醒一下:如国家收的税少,国家也可以自己做生意,这个行政人员自己考虑。
在行政之外,虽有财务部和司法部,但还不够,还要另设一督察院。督察院监视天下所有行政官员和财务官员。同样由公安部抓捕和收监,然后法院审判。虽督察院和司法部不归行政,但这是保障内阁的权力的手段,所以由内阁管理,如内阁管理不好,则归朕管,那么内阁就成空架子。
以后行政方面就由内阁向朕负责,其他的朕不多过问。朕只要钱和政绩,政绩就是百姓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住的地方,还要身心健康。”
说了这么多,赵佶停了下来,休息片刻,也让他们消化消化。虽发给他们每人一份,但他还得具体解释一下。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