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见状,羡慕的说道:“阿大兄弟,你的身子骨可真厉害,就是那些当兵的,十几圈跑下来也累的不行,你就跟没事人一样。”
“早些年练过几年功夫,也没混出个什么来,只是能抗一点。”
“要我说,东家不知道在想什么,要我们演三国就演嘛,非要搞的跟真的一样。”
“就是,我还不信当初三国曹操还跑圈。”
营帐里的众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突然刘福问道:“对了,三国里是不是有个姓刘的?”
“肯定有啊,刘是大姓。”
“不是,我的意思是开国的那个……”
“有,刘备,蜀国的开国皇帝。”阿大说道。
刘福也当即接着说:“对对对,刘备,搞不好或许是我的祖宗说不定。”
“得了吧,美的你,也不瞧瞧自己德行。”
“怎么了?万事都有个说不准,说不准一千年前刘备就是我们老刘家的呢。”
…………
其实北宋一朝对三国并不追捧,他们觉得三国的时代只是汉王朝覆灭到晋王朝的一个过度时代。
波澜壮阔这四个字,在宋人眼里,跟三国完全搭不上关系。
主要还是,现在的三国读物,基本只有陈寿的三国志,看的人也不这么多。
至于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写书的罗贯中还要再等三百年才会出生。
而何墨要拍摄的《三国》,自然就是被后市称之为经典94版的《三国演义》。
这几天何墨也没闲着,尽可能的编写着剧本,为此动笔的还不止何墨一人,还有他特意花重金请来的话本先生。
或许他们在剧情创意上没有后世那么洒脱,但在细枝末节的文字处,把控的很巧妙。
一个多月的时间过去,剧组的人也适应了军营的生活。这时候,何墨的《三国演义》算是正式面世了。
“何大人,此小说之精妙,构思之巧,气势之磅礴,天下话本无人能出其右。”
拍马屁的叫做袁生,是个落第秀才,平日就靠写小说话本为生。以文字精妙著称。
不过袁生的话也不算拍马屁,《三国演义》这本小说,确实值得如此高的评价。
“请何大人落笔,在书上写好姓名。”
何墨拿起袁生递过来的笔,刷刷刷的写下三个大字。
等袁生拿起书一看,却发现上面署的不是何墨的名字。
“罗贯中?这是……何人?”
“这本三国演义就是这位仁兄所著,我不过是代人写书而已。”
何墨这话说的光明磊落,其实何墨以前播放的电影,只要不是他自己拍摄的,最后播放的制作人员都是清一色原片的制作人员。
已经在这个时代占了大便宜,何墨不想署名这一处也占便宜。
至于后世如何,将来那人还能不能拍出来,写出来,那就不是何墨操心的了。
“何大人高风亮节,在下敬佩。”
不止是袁生,其他来帮何墨写这本《三国演义》的先生们,都对何墨表示了敬佩。要换做他们,说不定还真抵不过青史留名的诱惑,写下自己的名字。
“行了,将这些剧本分发下去吧,顺带联系一下太原的印刷坊,我要半个月印刷《三国演义》三千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