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章 兰州牛肉拉面(2 / 2)宅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只见,吴雨晨将一旁将溜好的面条放在案板上,撒上清油,以防止面条粘连。手握两端,两臂均匀用力加速向外抻拉,然后两头对折,两头同时放在左手手的指缝内,另一只手的中指朝下勾住另一端,手心上翻,使面条形成绞索状,同时两手往两边抻拉。面条拉长后,再把右手勾住的一端套在左手指上,右手继续勾住另一端抻拉。抻拉时速度十分快,但能看得出用力很均匀,如此反复。

幸平创真也是看的目瞪口呆,直呼すごい(si ko yi)。而城一郎一不忘在一旁指点幸平创真,帮助他在厨艺上的进步。

“抻拉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初学者很难掌握要领。同样的面团,在有经验的老厨师手中,不但拉面速度快,一般只需10秒钟左右,且拉出的面条粗细均匀,且不断裂,而初学者就很难做到。一个面节正好拉一大碗面,每拉一下,要在手腕上回折一次,拉到最后,双手上下抖动几次,则面条柔韧绵长,粗细均匀。一般二细均为7扣,细的则为9扣,毛细面可以达11扣,条细如丝,且不断裂,可谓中国烹饪之精华。”

说话间,两碗拉面已经做好,二人接过面,向着空桌子走去。

店里的客人和一些进门没多久的客人看见了刚刚吴雨晨拉面的一手绝活,都纷纷表示也要尝一碗兰州牛肉拉面,哪怕是刚刚已经吃完准备走人的食客也都停下了脚步,折身回来,表示一定要来一碗,不然一整天工作会工作不到心上的。无奈的吴雨晨只得有操起一大团面开始了表演。

一旁,城一郎看着眼前的拉面不由赞叹道:“如果光从卖相上来看,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基本已经全部做到了,我想尝起来味道应该也不会差太多”

“老爸,你说的是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什么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我为什么完全听不懂······”幸平创真一脸懵逼。

城一郎耐心的给幸平创真科普中华料理的知识:“这一清二白三绿四红五黄,指的是最早统一了的兰州牛肉拉面的五个标志,其中,一清指的是汤清澈可见,二白指的是箩卜要白,三绿是指香菜和蒜苗绿,四红说的是辣子要飘满整个碗,五黄则是要求面条黄亮。”说完,看了一眼一旁的幸平创真,却见他端起碗来大口大口的喝着汤,顿时,城一郎感觉刚才的话像是白讲了。

“老爸,那这个汤和牛肉又有什么讲究呢?虽然尝起来一样很香,但又很特别,总觉得比一般的牛高汤的卤牛肉要多了些什么,可到底是多了什么呢?”本来,这次城一郎是不打算立马回答幸平创真的问题的,毕竟刚才浪费的感情并不是马上就能弥补回来。可这时却听到耳边传来讲解的声音:“那是因为高汤和卤肉的秘方中都含有中药的缘故哦。”

原来是忙完的吴雨晨来到了城一郎的身边,想从他这儿得到一些建议和指导。接着,又向幸平解释道“清嘉庆年间国子监太学生陈维精当年留给子孙的一首诗,名曰《维精送子位林孙和声西行手记》:众鸟高飞尽,‘桂子‘独去远。‘豆蔻’年华和,身强余‘百倍’。春风草‘木香’,‘当归’怀庆府。新绿欲涌,‘丁香’初开,花‘香叶’茂,‘荜菝’涟漪,百里林‘草果’,然繁盛‘芳香‘。路远难行,高‘山柰’何?汝等避‘草寇’而返苏寨。‘车前‘着吉服马褂‘红袍’,夜宿‘八角’楼,晨饮‘胡荽’汤。马‘良姜’行千里,遍‘地黄’花时至,司碧玉书联水席相敬,‘月山姜‘汤茴香’豆,烹‘肉扣’碗‘贵老’忙,横‘披垒’灶。在这首诗里,陈维精将小车老汤牛肉面的23种调料全部嵌了进去。

后来,陈维精的儿子陈位林也参照老父的方法,把卤牛肉的配方嵌进了一首诗里:‘豆蔻’枝头翘,翠竹苏寨绕。‘八角’‘大红袍’,盎然‘丁香’笑。‘春砂’映阶绿,‘芳香’溪流跳。‘桂香’八月里,骑驴叹‘国老’。所以才会有一股浓郁的药香。”

幸平创真看着吴雨晨疑惑的说道:“雨晨,就这样将食谱传出来不太好吧?”

吴雨晨一脸无所谓道:“安啦安啦,作为‘兰州拉面历史渊源与博爱饮食文化传承座谈会’的力邀嘉宾,陈九如老先生在座谈会上已经公布了祖传了200多年的老汤牛肉面秘方。所以并没有什么关系的。”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