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语成谶,一梦经年(下)(1 / 2)蒸的热带植物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古远天放下平板,抬手揉了揉太阳穴。

苏醒后的这一个星期里,他还没有彻底习惯这具已经五年没有使唤过的、陌生的躯体,加上年过花甲,所以,即便是短暂的阅读,也依旧很容易感到疲惫。

而相较于自己陌生的躯体,更令他感到陌生的,是如今的这个世界。

这五年来发生的许许多多的事,虽然大多数在五年前就已经被ESA预见到了,但实际情况却是,各个事件之间并不互相独立,而是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五年的时间,数不清的蝴蝶效应堆砌出的如今的这个世界,已经不是记忆还停留在五年前的古远天所能想象的了。

古远天闭目休息了一会儿,重新拿起了平板继续往下翻阅。

在苏乐给他整理的这份资料中,着重描述了最近一两年的新发现与全球的剧变。

第二拨石虫大军的一半石虫自爆之后,ESA在军方的协助下,用最快的速度在每个自爆点都建立了监测点,开始时,这些监测点都是无人的,目的就是为了监测那另一半并未自爆的石虫,可令人没想到的是,它们在落入先头石虫炸出的弹坑里之后,不仅彻底没了动静,而且还消失了——各个监测点都派出了无人机对弹坑进行了实地探查,无一例外地都没有发现这些石虫的踪迹,就如石沉大海一般,它们是钻入到更深的地下了,还是解体了,仅凭弹坑底部的环境根本没法判断出来。于是,ESA对弹坑与弹坑周围的区域进行了钻探研究,并在地表之下不同深度的位置上布置了辐射感应装置,希望能够发现那另一半是石虫活动的痕迹。

但所有监测点一丝踪迹都没有发现,它们真的就像是消失了一般,而布置的感应装置监测到的其他数据,也都很符合钴弹爆炸模型推演出的理论值,自爆石虫,似乎就就只是一颗颗钴弹而已。

这种‘正常’,一直持续到了去年年中。

去年年中,各个弹坑、包括弹坑周围方圆数十公里内的地表之下,温度突生异常,并且,在弹坑底部与周边不同深度的泥土、岩石样本中,均发现了原来并不存在的铁60,在部分岩石样本中,还发现了令ESA既感到熟悉、又非常恐惧的东西——没有活性、但貌似很新鲜的硅基组织。

这种硅基组织的微观结构,与星墙墓墙砖中的硅基组织一样。

如当年古远天猜测那样,地层之中似乎真的有东西被自爆石虫唤醒了,这个东西1031AI】也曾提到过——能够消硅产铁的噬硅体。

之所以在去年才发现数据异常,ESA的相关专家推测,是因为人类的钻探技术有限,之前埋在地下的那些感应装置埋得不够深。而温度的异常、铁60与硅基组织的出现,说明噬硅体已经开始在向地表蔓延了。

这个推测不久之后就被证实了。

去年年底,噬硅体的活动范围就蔓延到了地表,带来的直接的影响,就是在这些地方用铲子镐头往下挖个几十公分,运气好的话,就能挖出富含铁60的沙土,运气足够好的话,或许还能碰到活体噬硅体。

ESA就是在这期间找到第一个噬硅体活体的。

噬硅体没有攻击性,运动能力不强,尺寸不一,从草履虫大小,到手掌大小,都有发现。它们的外形也很单一,与在金星地表活动的‘金星石虫’类似,都是长条状,而且体表也基本都覆盖着硅化物,乍看上去,与沙砾石块无异。

活体噬硅体的发现,促使ESA正式设立了一个由核物理专家与生物专家组成的新部门——核生物部门,研究噬硅体生命活动中的可控核聚变,就是这个部门的工作。

研究过程中,噬硅体的一些生物学特性很快就被总结了出来,其中一些特性与金星石虫基本一样——噬硅体并不能在地球大气中长时间生存,而且,环境湿度越大,寿命越短。这也让ESA的地质学家注意到了一个问题——弹坑及周遭区域的地下,已经没有水了,至少钻探设备带出来的、地下一米以下的岩石与泥土样本中,他们没有检测到水分子的存在。

至于噬硅体生命活动中‘消硅产铁’的过程,核生物部门一直都没有取得研究进展,人为复制这样的过程更是无从谈起,就像生物学家无法制造叶绿体一样。

……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