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五、无巧不成书(1 / 2)清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阿绫见到这小瞎子后,顿时自信起来,鄙夷一眼,撇嘴道:

“九曲巷傅家的,叫傅梨,父母早亡,跟着叔父婶婶讨生活……”

在宁无心惊异目光下,阿绫挑挑拣拣将小姑娘的身世吐个大概。

“传言,父母死后,仅有的微薄家产被抢了个精光。”

“被好吃懒做的婶婶,染上赌瘾的叔父虐待!”

“今年七岁,是个天生的瞎子,吃不饱、穿不暖还要伺候叔父、婶婶这双恶毒亲人”

阿绫嗤笑道:“活的还不如一条狗,是个人都能踩上一脚!”

“前段时间,如果不是元举人家的小少爷,怕早就被人撵进巷尾打死了!”

“也是出了鬼奇。”阿绫惊诧道:“听说那日向来与人为善元家小少爷,与宝通巷学塾几个小同窗彻底翻了脸。半大的孩子,不知着了什么魔,愣是冲进巷尾,顶着一身疼痛护住这小瞎子!”

“还是宝通巷一个牟姓少年出马才平息了此事!”

九曲巷并非没有水井。

阿绫道:“可今年雨多,水井旁的一户老泥房年久失修,遭雨水久浸塌了,刚好压住水井,到现在也没有人愿意出钱、出力整修。”

宁无心好奇,“怎么九曲巷就没人修?”

阿绫嗤笑:

“九曲巷多破落户,穷得叮当响,多是疲懒之辈,翻修?怕不是做梦!估摸得等到府衙出面,有富人愿意出资讨个名声,才有机会翻修!”

“是以,九曲巷的人家要么绕到宝通巷、要么进入东来街,最后就是青石巷!”

“傅家这小丫头天生眼盲,若想顺顺利利打一桶水,唯有沿九曲巷一路走到青石巷。路虽远了点,胜在没有弯路,以她脚程,两三刻钟就能到!”

“只家里两个疲懒长辈又惯是会作,一天得往返三四趟,或许才足够他们一家子用度!”

“真是可怜——”宁无心话语带着恻隐怜惜。

背后,阿绫又是无声地讥笑:

[说着可怜,却纹丝不动?不过也是,你们半斤八两!]

豆芽似的瘦弱小姑娘,提着半人高的木桶朝青石巷深处走去。

没片刻,几丈外,某户人家大门“咯吱”一声,冒出个虎头虎脑的小孩儿。

七八岁模样,抱着半人高的雨伞。

见到那坐在石墩上的人,小孩忽然一懵,“宁家小药罐子?”

她蹲在前头,是找我要账来了?

“宁家小药罐子”

是镇上人尽皆知的外号,跟九曲巷傅家小瞎子齐名。

宁无心早就知晓,只活了几百年,并不在意这称呼。

闻声不为所动,反倒是阿绫瞥了眼。

元澄小心翼翼靠近,还略带警惕地盯着她:

“宁家的小药罐子,你是故意在这里拦我的吗?”

这下不说宁无心,就连阿绫也被问蒙,具是一脸狐疑,似是听不懂。

元澄适才想起,三个月前,去宁家道歉,被宁老大夫“请”了出去。

俩人压根儿也没见过面!

哗啦一下子,元澄一张脸顿时就红了个透。

他气恼咿咿呀呀了两句,终了正色道:“宁家小药罐子,你可还记得三个多月前,在安阳桥那边,被人拿雪球砸吓出一场病的事?”

见宁无心点头,元澄深吸了一口气,说:

“是我砸的你,但绝非故意,只是见你面生,想跟你打个招呼!”

接着扬言要赔罪,说要当宁无心老大,以后就归他罩了。

宁无心似忍俊不禁,上下审视这小家伙,道:

“就你这小胳膊、小身板还要罩着我?你觉得,我该相信你吗?”

说完她朝着阿绫无奈一笑,后者也是笑的不行。

“你这是觉得我不行吗?”

小家伙顿时觉得男子汉权威遭到挑衅。

可对着宁家这弱不禁风的小药罐子,他没办法动手证明。

一时骑虎难下。

元澄目光挪移,看向阿绫,嘀咕:“这丑丫头看着是挺健康的,也抗揍,可怎么也是个丫头啊,我堂堂举人的儿子,堂堂男子汉,岂能打女人?”

阿绫闻言眸光怨毒。

元澄还在头疼怎么证明自己很行。

宁无心却悠悠起身拍拍屁股,摆摆手走人了。

临走还给他留了句:“那行,我考虑考虑。”

语气将信将疑。

小家伙被气得小脸红扑扑的,五官都快拧在一块。

什么叫,“那行,我考虑考虑?”

这很显然就是敷衍啊。

他张口欲要拦住宁无心,一道闷闷的铃铛声打断了他的念头……

*

小镇来历宁无心说不清,连小镇土着元烟罗都只跟她透露皮毛,言道不详。

小镇立足于凡俗中,却又远离市井,如一世外桃源。

然看似寻常,身处其中,却连化神灵台境修士都心生恐惧的压迫,连神识都难以运转,可见不凡。

这是表像。

内里。

两人身中一种连灵台境都束手无策的蛊毒,却被一盏淡淡清酒化解。且这小镇,处处藏满玄机,神秘程度委实是宁无心平生仅闻、仅见。

宁无心前世再次踏足小镇,曾希冀于此地神秘,能解开墨蝉冰山一角的来历……

虽未得偿所愿,却偶然接触到小镇一些诡谲秘辛。

一间藏在深巷的酒肆、一间每天只在午夜开放的书肆、一座铁匠坊……

甚至是小镇中知道真相的土着居民,每一个都可能身怀能令外界震惊的宝物。

前提是,你得付得起价钱,了得清这份宝物的因果。

以小镇居民身份重返一遭,宁无心自然要趁机深入探查一番。

*

小镇由安阳河隔开。

常有河东北贵、河东南富、门户属东来之言。

所谓贵,指河东北面长生巷:小镇的县衙、学塾、清流人家、最兴盛的五大家族有三、皆系于此。

与青石巷元举人家不同。

长生巷挨家挨户往上数,祖上都出过官宦,今仍有弟子在外“求学、做官”。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