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个钟头后,成钟竟然看到了青海湖。
青海湖,那可是令成钟无限神往的地方。
他双眼紧盯着窗外,心中深深感叹此行不虚,能够见到魂牵梦绕的青海湖。
他知道,青海湖是青藏高原上最大的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
他通过书本,也知道一些关于青海湖的故事和传说。
比如,唐朝初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
当年,文成公主由长安(即西安)远嫁雪域(即青藏高原)吐蕃,路途遥远艰难,如天地相隔,再无机会返回家乡。
唐太宗为了宽慰她,请世外高人为她制作了一面日月宝镜。
“和亲”队伍经过近一年的长途跋涉,行至赤岭,即将离开唐朝国境时,公主站在了山颠。
举头向东遥望,良田千顷,杨柳成行,炊烟漂渺,在最远看不到的地方,有她日思夜想的故乡。
转身向西遥望,茫茫草原,牛羊点缀,天高云淡,是她即将度过一生的地方。
她命人拿出宝镜观看。
镜中的长安,街市繁华,宫殿巍峨,父母亲人历历在目,不禁愁思万缕。
猛然想起自己联姻通好,保持汉人与吐蕃和睦相处的重任,看到吐蕃王松赞干布投来的企盼目光。
她毅然将日月宝镜抛下山谷。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宝镜变成了碧波万顷的青海湖。
公主潸然泪下,泪水流成倒淌河,由东向西汇入了青海湖。
后人敬仰和怀念公主,为记住她抛下日月宝镜断绝思乡之念的地方,便把赤岭称为日月山……
班车一路前行。
如同变魔法一样,青海湖先是毫无征兆地出现在成钟目力所及的远方,然后迅速变大,来到了他的身旁。
此刻,青海湖平平展展地躺在那里,就像大海一样望不到边际。
湖面已经冻结成厚厚的冰层,湖体就像一面巨大无朋的“神镜”,在并不强烈的阳光照射下,闪烁着万点金光。
班车沿着湖畔前行,成钟的心灵久久沉浸在震憾之中,激动不已。
真想拉过一个人,向他讲述自己内心的感受。
但车中所剩几人,个个目光平静,见惯不怪,有的甚至酣睡不醒,真是知音难求啊。
马二老婆倒是与成钟的表现差不多。
她也把脸紧紧贴在冰冷的车窗上呆呆张望……
离开大湖不远,男人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车。
成钟知道,目的地快要到了。
但是那一对男女下车的时候,成钟并没有立即跟下去。
班车又开动了,五分钟之后,成钟突然大叫:
“快停车,快停车!对不起,我刚才睡着了,差点坐过了头!”
司机气得骂骂咧咧,成钟不予理睬,夺门而去。
他不愿引起了那两人的注意,故意让车开出一段距离后再下车。
凭他的奔跑速度,不怕会跟丢的。
附近并没有建筑物,说明还需要步行。
成钟往回疾奔,很快找到了自己的目标。
那对男女就在两百米开外,他们离开公路,向北而行。
这里地势平坦,视野开阔。
成钟也不管有路没路,踩着枯草和薄雪,不紧不慢地往前行进。
在车上听人闲聊,似乎到了QH省海北地区。
成钟的地理知识十分有限,除了知道青海湖之外,对海北地区的情况一无所知。
第一次踏足草原,他看到了与老家陇ZS区截然不同的风光。
在老家,到处都是荒山土岭,一座小山挨着一座小山,挤得密密匝匝。
村落被挤在山岭之中巴掌大的空地上,有种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
“出门就爬山,视线半里远。”是老家给他的真实感受。
为了看得更远一些,成钟经常跑上铁木山的制高点,久久地向远方眺望。
只有在山顶,才会觉得自己压抑的心胸变得开阔起来。
现在来到了草原上,成钟首次体会到视线毫无障碍的感觉。
蓝天宽广无垠,大地无边无际,人的心胸也跟着完全放开啦。
在四面八方,他目力的极限,天地自然相接,形成一个巨大的圆圈。
草原平展展地铺在他的脚下,偶尔会有缓缓的坡度起伏,如同平静大海上微微隆起的波涛,更映衬出草原的广博。
此刻的成钟,就像是一只可怜的小鱼,在漫无边际的大海海面上游动。
大自然的浩大,与自身的渺小形成如此强烈的反差,令他心旌摇荡……
成钟怕自己脆弱的灵魂完全迷失在苍茫的草原上,不敢再远望,也不敢再暇想,努力把自己的注意力收了回来。
脚下的草地上除了动物粪便,随处可见的是动物的骸骨。
有些骸骨保留得非常完整。
猎食者好像高明的艺术家,把肉身啃食得一丝不剩,而骸骨似乎仍被大筋连接,不曾分散,尸骨就像地标一样立在那里,令成钟“啧啧”称奇。
当然,大部分骨头还是零散的,每走几步就会碰上一、两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