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司马徽来时,刘备迎接,关羽就在身侧。听闻他如此说,不由问:“某闻管仲、乐毅乃春秋、战国名人,功盖寰宇孔明自比此二人,毋乃太过?”
作为一个春秋手不释卷的人,关羽和许多人一样,都有厚古薄今的想法,古之名人便是在今日,也有不错的名声。在关羽看来,诸葛亮实在是太狂傲了。
司马徽却笑:“以吾观之,不当比此二人我欲另以二人出之。”
“哪二人?”
“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
刘备和关羽愕然,在当今时代,姜子牙可谓是武圣,备受推崇。留侯张良奠定了四百年汉家的基础,同样也是享誉后世。如今司马徽却说诸葛亮可比这两人,让人如何不震惊。
却说司马徽说完后便告辞,刘备欲要挽留,却留不住。
只听他仰天大笑,道:“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
说完,飘然而去。
有了司马徽作保,刘备便对诸葛亮有了许多期待。然而,他心中却不免有些自卑,略微踌躇。关羽问何故,刘备说:“如今吾治下不过新野,兵马不过万。诸葛孔明若有识人之明,怎会投之于我?”
如今的刘备是真的凄惨,刘表的身体就要不行,荆州对刘备的补助也被削了一大半,他已经养不起诸多兵马,不得已裁撤了部分,只剩下堪堪万余人。而这万人,即便是供养也非常困难。
此时的刘备甚至都不能说是诸侯,只不过是相对独立的藩属罢了。
关羽说:“大哥乃皇室甲胄,何必妄自菲薄。”
他虽然不喜欢诸葛亮,但是却还是要给刘备一丝信心。毕竟不论怎么样,刘备是他的大哥,如果到时候诸葛亮名不副实的话,那就再把诸葛亮赶走好了。
刘备闻言,重拾信心,第二日便带着关羽、张飞去南阳拜寻诸葛亮。
一群人来到隆中,遇见数人正在耕田,刘备不由问一农夫:“卧龙先生住何处?”
农夫回答:“自此山之南,一带高冈,乃卧龙冈也。冈前疏林内茅庐中,即诸葛先生高卧之地。”
刘备谢过,听从农夫之言来到卧龙岗,下马亲叩柴扉,说:“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特来拜见先生。”
一童子出门,说:“我记不得许多名字。”
“你只说刘备来访。”
童子摇了摇头,对刘备道:“先生今早少出。”
刘备问:“何处去了?”
“踪迹不定,不知何处去了。”
“几时归?”
“归期亦不定,或三五日,或十数日。”
刘备惆怅不已,只觉得是自己的运气不太好,关羽宽慰他:“不如且归,再使人来探听。”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