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兴五年, 四月二十九。
整整七个月没下雨的安济府义固县,已经撑到极点。
先是自己的屯粮,然后是官府的救济。
勉强支撑到现在, 没有出现极为惨烈的事,便是极为难得。
但问题在于。
官府没有粮了, 朝廷的赈灾粮至少还需要半个月。
当地大户死死关着库房大门, 唯恐有人抢粮。
这个时候,突然出现一个叫天岐教的。
好官纪楚为教主, 为神佛化身,还给佃户粮食, 给百姓水。
此时若是不信,实在说不过去。
至少抓住这根救命稻草,可以暂时活下去。
无论什么时候,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等纪楚过来之后,非但没有强行破除这些迷信,而是指点他们去另一个地方。
昌河州。
这个地方并非凭空出现。
事实上, 中原大地上, 已经有不少过不下去的人, 早就去了那边。
听说相隔很远。
听说去的第一批佃户,不用钱就能分到土地。
之后去的佃户, 靠着做几个月工, 同样能买到不少荒地。
昌河州在很多过不下去的人眼中, 算是一块遥远的, 怀有希望的地方。
灾情初期就有人过去。
如今灾情到这般田地, 好像再不往外走走,实在说不过去。
就算不去昌河州,不去岐州。
也可以去滇州府, 还能去粤地,去海外,再往西北走走也可以。
平临国那样大。
逃荒这件事,也不是头一回出现。
走吧。
走了,至少有活路。
义固县已经没有粮了,谁都没有办法。
其实有的。
紧闭大门的大户们有粮。
但他们要是肯给粮,就不会拖到现在了。
义固县百姓自然想过抢粮,只是今日抢了,以后呢。
说到底,还是要有自己的地。
没关系,义固县没有,远处的昌河州跟岐州有。
更多人被纪楚鼓动。
离开这里,找到新的家园。
有土地的地方就是家园。
纪楚早上说的这话,当下中午,就有无数义固县佃户离开。
他们收拾东西,携家带口,前往两千里外的昌河州。
他们走的时候,还能领几份口粮,再开具官府给的文书。
所以这路上也算畅通无阻。
粮食肯定是不够吃的,但各家变卖最后家当,一路乞讨过去也能活。
总比留在这等死强。
义固县百姓离开的速度,远比当地大户们想象中要快。
整个义固县人口众多,差不多有六十一万人。
而在纪楚开口,劝他们离开后不到两个时辰,就有上万人来官府开具离开的文书。
甚至有些人等不到文书,直接带着家人离开。
反正这一路上逃荒的人那样多,先走一步,还能早点要到饭。
轰轰烈烈的逃荒正式开始。
那些大户们还在家里吵架,还在家里商量对策。
可他们田地的佃户,那些任由他们宰割的羔羊,全都跑了。
不跟你玩了!
吃的比牛少,干的比马多!
他们要走!
平临国如此之大!吾心安处是吾家!
其中不少佃户,肯定也是泪洒当场,可更多人抱着对生活的希望,拖家带口离开。
昌河州,纪大人的任地。
他们现在就去。
义固县一户姓王的大户人家,家里两千户佃农,呼呼啦啦跑了一大半。
反正今年也没种粮食,不过是耽搁一年而已。
这王家人向来苛刻,佃户自然走得飞快。
更有些机灵的,直接撬开王家的库房,从里面偷偷搬点粮食出来,甚至还把趁手的农具带走。
等王家管事发现时,大家已经跑得不知所终。
什么?
追小偷?
衙门事情那样多,谁能帮你追小偷啊。
就算义固县县令命人缉盗也没用。
逃荒的人太多,偷偷拿着主家东西的更多。
甚至另一户家的库房,连管事都监守自盗,偷偷在粮仓开了个口子。
这管事能力颇强,平时就看不惯主家欺负人,现在也算找到机会报复回来。
那家倒是能找到管事家中,想要狠狠问罪。
可他家同样收拾家当溜了。
纪楚冷眼看着这一切,本地指挥使想来帮忙,也被他婉拒了。
只要派人看着,佃户百姓们若是放火烧房子,阻止蔓延即可,其他的并不用管。
这不就是他们想要的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