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想,在风洞里飞,出事了还方便救援,在雪山上飞,救都没办法救。到时候你们再有本事,大概也只能看着我摔得青一块紫一块……”
恐怕是东一块西一块吧。魔都局长为了自己的形象考虑,勉强忍住了不翻白眼,却也是很不能欣赏这种笑话。
沈乐继续道:
“再说在风洞里飞,就是为了可控嘛。大不了,我先从三级、四级的风开始练,一点点增加?如果七八级风我就控制不住了,没办法安全飞行了,我就不去雪山了?”
真难得,您居然会说出“不去雪山”这种话。魔都局长微微松了口气,手指一下一下轻轻点着桌面,凝神思索:
要不要帮他协调呢?
有一说一,帮他协调的话,这么一位宝贵的专家如果出现安全问题,锅肯定是他的;
不帮他协调的话,他自己跑到雪山上去,出了安全事故,锅也甩不掉——只是程度稍微轻一点,问责还是要问责。
然而,沈乐这么大个人了,你总不能把他绑起来吧!!!
“……算了,我帮你协调风洞。”片刻纠结之后,局长到底一咬牙,决定把事态控制在自己可以触及的范围内:
“但是沈先生,请您一定一定要答应,循序渐进,绝对要注意安全!”
这一点沈乐绝对赞同。他甚至同意从适用于普通人的风洞,也就是用于跳伞、滑翔和翼装飞行,这种用于单兵特种训练的风洞开始。
有一说一,这种风洞甚至不贵,国际上的报价,商业训练是950美元/小时,用于军队内部训练的风洞,价钱甚至更便宜一些。
沈乐完全负担得起,根本用不着拜托特事局帮忙协调打折!
展开四肢,站在特殊空间里,感受狂风从四面八方吹过身体,感受整个人被风力托起,沈乐惬意地闭上了双眼:
真不错!
除了风的起伏和旋转,除了方向和速度的变换,他甚至能感受到一点灵性——
有灵性,就能沟通,就能控制,这些四面八方吹过来的风,能够让他调动符篆加以号令,能够由着他的心意行事!
“来……”
他喃喃低语着:
“环绕我……承托我……让我飘起来,把我推向我想要的方向,控制好速度……别太快,很好,就这样……”
屏幕前,负责控制程序、负责变化风速风向,甚至负责控制保险带,随时准备拯救沈乐生命的专业人士,一个个瞪大了眼睛。
“他在前进!”
“他在顶着风前进!”
“方向变了!他在往左边转折,踩在墙壁上一步一步走,等等,我们控制的风,不是这个风向的!”
“现在他又开始往右走了……等等,他歪了一下,飞出去了……啊,没事了,他又回来了,在狂风里逆流回来了!不可思议,都没穿翼装,他怎么做到的?!”
“嘘!”
身边,另一个盯着屏幕,不停观察数据的专家,将食指竖起在唇边,很用力地阻止了一声:
“别想,别说,别问……我们的任务不是这个!保密条例!”
几个人同时耸了耸肩,不说话了。等到沈乐在风中往上飞、往下飞,贴在墙边飞,顺流逆流来了几个来回,向他们打出手势,他们才把风向切到乱序模式,让沈乐练习控制力。
如此不断提高风速,不断顺风、逆风、乱风,让沈乐不断熟悉控风能力。半小时过去,一小时过去……
“沈先生,要停一下吗?”
专家不得不再次呼喊。一般来说,翼装飞行的单日训练时长,都是控制在半个小时左右,最长也不超过一个小时,沈乐这已经一个半小时了!
他真的能控制住吗?
“不用!继续!!!”
沈乐大喊。他根本没有感受到压力!
他的精神力全面铺开,去控制身边狂风的时候,能够感觉到轻松愉快,甚至,外面呼啸的狂风,对他还是一种支撑和补益!
正常的翼装飞行,通过密集训练,比如每天1小时风洞再加上高空实操,可以在6到8个月内达成独立飞行,他哪有那个美国时间?
加速,必须加速!用身体去感受流过的风,去感受狂风带走皮肤上的水分,带走体温,感受几乎实质化的空气,感受肢体的轻微动作,都会带来姿态的剧烈变化;
感受自己顺应风,控制风,在风中悠游,让风变成自己的助力和翅膀……
风洞以每天8小时的极高效率开了半个月,沈乐已经能够在10级狂风当中,完全自如地飞行。
从风洞一头飞到另一头,逆流而上,顺流而下又忽然停止,在突然被狂风吹起的时候稳住飞行姿态,贴着风洞墙壁,但是又不踏在上面,非常稳定、非常准确地飞行。
更离奇的是,狂风到他身边,自然而然就变得柔和了。连他的头发都不吹乱,连他贴身的衣服,都没有吹到鼓起来……
“我搞定了!”
用于翼装飞行训练的风洞,最高甚至可以开到18级风,能把体重200斤的体验者,平地吹到20米高。
在这种风洞里,常人连话都说不出,掠过耳边的呼啸声甚至可以引发耳鸣。
沈乐却是在风里悠游得如鱼得水。什么被高速空气“钉住”的感觉啊;
什么需要与风进行直接力量对抗,需要时时刻刻收紧核心,避免被风吹乱姿态啊;
什么需要通过快速反应修正方向,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控制啊……
不存在的!
都不存在的!
练习到最后一天,沈乐的精神力,和他控制的风团,甚至已经扩张到填满整个风洞内部。
他一口气练到风洞的最大出力,志得意满地离开,转身就直奔雪山:
“现在肯定没问题了!我肯定能飞上去!你们就在下面安稳等着吧!”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