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9章 净土莲花(2 / 2)衣冠正伦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净土信众们的热情,张岱不好评价。但如果他能帮助净土宗在洛阳争取一个稳定的法场,无疑能大大满足这些净土信众们的愿望,做起事自然就事半功倍的多。

据周朗所见,明德宫还有为数不少的莲社之类的礼佛社团,如果张岱帮净土宗建起法场,这些结社不都是现成的保险推介会吗?

原本张岱还有点搞不清楚自己这一计划该要如何将各种元素汇总整合起来,现在看来,净土宗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最合适的载体。一则信众多、二则传播广,三则并没有别的礼佛行为分流信众们的钱财。

这其中尤以第三点最为重要,宫人们本就生活在宫苑中有限的范围内,消费能力有,消费选择不多,若再信奉净土宗,那能做的选择几乎只有分期造像这一个途径了。

张岱既不需要对其教义进行什么改变,也不需要再添加什么,只需要把结社集资造像改为分期造像,那这个保险模式基本就成了。

当然这固然会损害那些莲社头目们的利益,毕竟钱帛集资过手留油,但是这个分期造像也可以给他们回佣啊!

规模再大的莲社,也不可能年年搂钱造像,频率并不高。可一旦改成分期的,每一个宫人每年都上缴保费,每收取一份保费,他们就能获得一份回佣,胜在细水长流!

现在还需要借助宗教元素,让这些信众们着眼点放在他们可以凭着每年的供资积累、从而在有生之年供奉出一尊独属于自己的佛窟造像。

可是随着这模式运作成熟,未来就可以把宣传重点放在针对他们个体在有生之年的衣食供养和医疗保障。

过程虽然曲折,但只要能够达成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那就是好的。

眼下的张岱没有资格、也没有资源去广泛的拉拢大唐社会中更有权势、更有力量的阶层群体,而且就算拉拢了也未必有用,既得利益者永远都是懒于改变现状的一个群体。

他如今通过救灾先在黄河沿线落下一笔,再通过卖保险于洛阳宫苑中落下一笔,哪怕这两笔现在看来有些单薄突兀,但却铺垫了一个人事基础,日后可以立足于此继续增补。

张岱还比较庆幸自己的活动范围和谋事空间还算比较大,许多事情都可以从不起眼处进行筹谋策划。

他还认识一个比他境遇悲惨得多,自小被幽禁在深宫中,只通过交好身边的太监宫女、教坊伶人来阴搓搓使坏,到最后一举逆袭、迎来辉煌人生的人。

所以说只要有崇高目标,从来不怕道路曲折,凡事患得患失、忧于繁琐艰深,只能说本身对自己的要求和寄望并不太高。只要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闯过难关,密集的正反馈就会让人目不暇接!

给自己打过鸡血后,张岱就开始了修身养性的第一晚,第二天清早起床,果然又是神清气爽,在安孝臣的指点下练了一早晨的武技体术,又回到书房跟今天过来补课的赵冬曦学了一上午的律赋技巧。

午后他便又出门,往观德坊去拜访一下武惠妃的兄弟,也是他的表舅,秘书少监武忠。

武忠年纪比惠妃稍大一些,得知张岱来访也比较高兴,亲自站在中堂外迎接,待到张岱入前见礼时,更是入前亲切的将其搀扶起来并笑语道:“六郎的时誉我多有闻,宗姊遗传惊艳人间,着实让人欣慰。我家此代亦有词学名士,如今宦游江表,来年若得入朝,你两代词士可以相坐切磋!”

他所说的乃是中宗朝名著一时的武平一,也是中唐名相武元衡的爷爷,同样也是武家为数不多有点人样的族人。

“孩儿早便想来拜访阿舅,只恐阿舅事繁,未敢见扰。今日斗胆来见,亦有人事请教。”

张岱在与武忠寒暄一番后,便讲起来意,希望武忠能够推荐一个时流担任宇文融下属判官。

然而武忠听到这话后脸色却是顿时一沉,望向张岱的眼神也变得严肃起来:“惠妃自处禁宫、深得圣眷,境况如此优越,更复何求?

你少徒出自名门,也有才艺可称,不患举业,何必钻营幸途,强以外事滋扰惠妃!我阁门清静,不纳幸人,尔徒若来叙情论艺,我自欢迎。若以权谋干我,速去速去!”

张岱看他这反应也有些傻眼,我这客气来问一问,怎么还把你问的应激起来了?这阁门内你不就是最大的幸人,不是裙带关系你凭啥做秘书少监?

谨慎自守当然是好,尤其是武家这种本来就敏感的情况。只不过武忠这反应也实在谨慎的过头了,看这架势怕不是弄个屁都得捂着闻闻咸淡再考虑放不放,活着是真累。

他算是理解了武惠妃为啥看不上她兄弟们,跟着鸡犬升天还得呱呱乱叫你别飞太快、飞太高,本来没鬼的事都得弄得鬼鬼祟祟的。看这架势,他大姨除了他,谁也指望不上!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