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一步一步走到最高
“六郎何出此言?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高承信听到张岱话里有话,连忙又发问道。
“日前我往南市去,正遇到嘉善坊长寿寺僧徒来访王元宝……”
张岱也没有隐瞒,长寿寺在洛阳经营三十多年,虽然政治和宗教地位不算太高,但在民间影响力却大,甚至就连他嫡母郑氏都起码送进去几千贯的钱帛,这寺庙积储之丰可想而知。
如今这寺庙被高承信卡住了命门,这一把怕是就能捞上不少。
“王元宝这贼贾贪心不小,飞钱如此巨利尚且不能满足他,居然还要贪图长寿寺质库!所以六郎是受其所托,前来问事?”
高承信听完这话后便冷笑一声,而张岱也没有解释真正动心思的是自己,只是微笑不语。
“六郎归后可以告他,长寿寺的质库就不要想了,这一处产业已经有了新的主人。”
高承信先这么说了一句,然后又对张岱说道:“若是别人来问,我也不会深讲,只由得那些不知天高地厚人往这无底坑洞里抛扔钱帛。但既然是六郎来,我当然要将实情告你!”
张岱听到这当中果然还有隐情,于是便也竖起耳朵来认真倾听。
“当今圣人诸息渐壮,去年多已受爵,日后也将陆续出阁。圣人怜子意切情深,唯恐诸王入世后受繁琐家事困扰,是故欲将诸王列宅宫侧。今虽驻驾东都,长安诸王宅已经在造。”
这些事情也无涉机密,只是一些时流可能注意不到,高承信讲起来倒也没有什么顾忌:“诸王出阁之后,虽然各有封国食邑并官禄、赐田,但圣人犹恐用度或短,是故便欲于内库另设一新库以补诸王家用开支……”
张岱听到这里便明白了,原来这是给即将开业的李家养殖场找饲料呢!这所谓的新库,应该就是日后的维城库,专门用以十六王宅和百孙院的日常用度开支。
如此一来事便说通了,玄宗要把儿子们圈养起来,但在待遇和用度上又不能太苛刻。如今封禅过后又逢大灾,内外府库俱困,那只能挖空心思别处找补财源来填充这个养殖场的饲料库!
“我也不是不敬僧佛的狂妄之人,但既然被委任此事,总也要迎难而上、用心交差。况且这长寿寺群僧的确是太过分了一些,既然受度礼佛,就应专心修法,结果根本的佛业多不能举,反倒是钱帛资业大肆兴弄!”
高承信讲到这里又叹息一声道:“我难道不知如此行事有损阴德?但今仍在阳间,难免受役于事。当下各路内官还在争事,这新库一日未有所归,事情只怕一日不会有了结。”
“十六兄要竞争这新库库使?”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太监们自然也不例外,高力士虽然深得圣宠,但内宫中能够与他分庭抗礼的大太监也不是没有,听高承信这么说,看来大家都对这个维城库使非常上心啊。
高承信闻言后便苦笑摇头道:“六郎当真看得起我,内朝服紫者数十员,库使之职不过二三,岂有某等后人出头之地啊!”
太监们虽然深受帝王恩宠,官达三品者便有数十人之多,但他们的职权范围却远不及外朝那么广阔,无非宫苑之内围绕着帝王嫔妃那些事情而已。
掌管内库的财证券因为事涉内庭一应开支,自然成为内朝的核心权力,如今多出来一个供给皇子皇孙们日常用度开销的库使之职,自然令人觊觎。
高承信二十多岁便已经官达五品,可见是深受其养父高力士的信任,但若想谋求这一个维城库使的职位,仍然不够资格,甚至高力士能不能争取得到都还在两可之间。
听到高承信这么说,张岱也意识到太监们内部的竞争也是蛮大的,卷不动的自然就会被淘汰。
长寿寺最核心的业务就是质库,看高承信这架势对此已经是势在必得,以增加己方的筹码。
不过张岱目标也不在此,他想要的是长寿寺这个在民间颇具影响力的壳。而且他本身要经营的就是新的业务,对于旧有的东西能保留多少倒不是很在乎。
所以他也得弄清楚高承信准备把长寿寺压榨到哪一步,真要事情拖到太久,他不如干脆换另一个目标。
于是他便又叹息道:“长寿寺都下名刹,沦落至此委实让人惋惜。我家中还有亲长于此礼佛供奉甚多,却没想到只成就了这些僧徒们的聚敛之心,全无事佛诚意!我想请问十六兄,这佛寺还有继续维持的机会吗?”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