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7章 食梦蛊,斗米碗(2 / 2)一荷知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口吻就和普通的三口之家教育熊孩子一样,一个演红脸,一个唱白脸。

这边,一僵一猫刚做完家庭教育,打仵工铺外边就走进来了一人。

白衣白靴,剑穗轻扬,端得是一副好皮囊。

徐青拿眼一瞧,呦呵,这可是贵客。

来的不是旁人,正是当初徐青刚回临江县时,在面摊前遇到的白衣剑客商少阳。

为什么说这人是贵客?说杀人就杀人,一点都不含糊的江湖侠士,可不就是他仵工铺里的贵客!

不管是杀贼杀匪,还是自个被官府抓去砍了头,到最后少不得都要到他这里走一遭。

不过这人不是被衙门带走了吗,怎么才几天功夫,就出来了?

商少阳打量着仵工铺的环境,颇为满意的点了点头。

“外边酷热难耐,你这地方倒是凉快的紧,不错!”

徐青一乐,拿袖子随意扫了扫棺材盖,招呼道:“兄台坐下说话。”

“.”

商少阳抱着剑,不为所动。

徐青不以为意,自顾自坐在棺材上,问道:“兄台当街斩杀数人,按大雍律可是死罪,如今兄台出现在这儿,莫非是越狱潜逃?”

商少阳居高临下,觑视着徐青,淡淡道:“我说了,我是黔西商家的嫡系,官字就是为这些大宗大族写的。那些个欺善怕恶的人,杀便杀了,官家可不会为他们伸张。”

“可这官面上总得说的过去”

“说什么?我杀了江洋大盗,官家赏了我二百两银子,还能说什么?难道还要我戴着红绸,打马游街不成?”

“.”

徐青哑口无言。

天下要都是像这种仗势欺人的二世祖,何愁寰宇不清?

商少阳扫了眼铺内摆设,只有靠近柜台处有一张藤椅。

可那藤椅上此时却歇着一只黑猫。

他又不想坐在棺材上,没奈何,只能干站着。

“阁下如何称呼?”

商少阳挑眉发问。

徐青呵呵一笑:“在下姓徐,你叫我徐掌柜,徐先生,或是徐老板都成!”

“徐老板,当初我离开面摊时,听见你在街头招揽生意”

商少阳顿了顿,继续道:“眼下我有位朋友需要安葬,还请徐老板能够妥善安排。”

说罢,商少阳取出丧葬费用,整好是两张一百两面额的银票。

“这些算作丧葬费用,徐老板不必找赎。”

徐青瞧着商少阳,这人洒脱不羁的性子,倒是真像个行走江湖的侠客。

“兄台放心,只要是我仵工铺接手的客人,必然会让它宾至如归。”

“就是不知客人如今身在何处,是要我亲去迎送,还是暂时接来这里停驻?”

商少阳摇头道:“不必劳烦,稍后衙差就会将她送来。”

徐青给对方沏了盏茶,商少阳没有拒绝。

不多时,衙门两名衙差赶着马车,送来一具用草席包裹的尸体。

徐青收来尸体,摊开草席一瞧,顿时一愣怔。

不为别的,只因为眼前的这具尸体正是当初问商少阳讨要饭食的女子。

徐青抬头看了眼商少阳,后者眼皮低垂,默然不语。

摇摇头,徐青也不打算问他。

尸体头前插上三炷香,尸体脚跟处点燃一对蜡烛,接下来便是殓容妆造。

徐青心无旁骛,仔仔细细的给眼前女尸修面打扮。

等捯饬得差不多时,徐青看向手底下女尸的走马灯。

女尸原名于秋兰,本是尧州良家人,女红针指,可谓样样精通,十里八乡都夸她是个好女子,将来谁若是能娶回家,那便是修了两辈子的福气

后来尧州突发大水,于家举家迁移,却怎奈天灾好躲,人祸难防。

于家几口人好不容易跨越千里之遥,来到他省,却又遇到贼匪烧杀抢掠,那些贼人有些依稀还能看到衣服里面套着甲胄,这些人杀人劫财后,还不忘将人头颅砍去,一并带走。

于秋兰一家未能幸免,只有她因为有些姿色被那些贼人一路消遣,最后快要靠近城郭时,为首将领忽然下令要将她处死。

好在奉命行刑的是个有些良知的少年,行刑途中,给了她一条生路。

于秋兰听从少年言语,像模像样的惨叫一声后,方才捡回了一条性命。

然而,逃灾躲难的路注定不太平,于秋兰刚脱离虎口,正腹中饥饿难耐时,有过路人牙子取出一纸卖身契,让她签字画押,而卖身钱却只是一顿救命的饱饭。

于秋兰知道签字画押意味着什么,但她却没有拒绝。

衣食足而知荣辱,可当人穷极饿急的时候,也就没有了尊严。

说到底,一切都只是为了活着。

徐青继续往后看,于秋兰跟着人牙子一路来到津门,中途她看见不少流民连口饭都吃不上,那一瞬她竟也会莫名觉得庆幸。

当妓女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

她只不过是在夹缝之中求生存,棍棒底下讨生活的苦命人罢了,等以后攒够了钱,赎了身,一切痛苦都会过去。

可等于秋兰到了津门,才发现那些人牙子只是把她当成赚取银钱的牲口,全然没有把她当做人看待。

徐青眉头皱起,快速跳过一些连他这个僵尸都觉得不忍直视的画面。

直到看到面摊前,商少阳出手帮衬对方脱离苦海后,徐青才面色稍缓。

只是好景不长,自打商少阳被衙门带走后,于秋兰就觉得是自己害了恩公,她又有何颜面存活于世?

就这么,一个辗转千里,只为活命的女子,好不容易有了活下去的希望,却又自个断绝了生路。

最后,度人经给出奖励,一个人字上品的斗米碗。

斗米碗虽然只是人字上品,但却是一件可以无限提升品级的法宝。

相传当初太平道起义时,曾向五斗米教,也就是正一道同门师兄弟,借来一碗,这碗的名字就叫斗米碗。

斗米碗算是正一道的镇门立教之宝,不过在太平道灭亡后,这碗就彻底失传,有人说法宝自晦,也有人说斗米碗应运而生,应劫而出,眼下不见斗米碗的踪影,只是时机未到。

也因此,众人相传,斗米碗出世,便是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的大劫之年。

所谓大劫小劫也有说法,凡劫数有阴阳小劫和水火刀兵大劫之分,小劫庸庸小民不能躲,大劫尊荣显贵者亦难逃。

此为命数,气数来则生,气数尽则死。

斗米碗能收取无尽米粮,正是应劫而生的产物。

徐青瞧着眼前的碗,心说难不成真要到了大劫之年?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