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章 开宝箱!大赚!朱应:我籍贯北平!北平将领的惊!(1 / 2)无谅888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9章 开宝箱!大赚!朱应:我籍贯北平!北平将领的惊!

听到胡海的话。

蓝玉却罕见露出了一抹挫败之色。

“不服又能如何?”

“不甘心又能如何?”

“难道你还能对他怎样?”

“以前或许你还可以用资历,用军功来小视于他,通过权柄来压制于他。”

“可如今他对我们有救援之恩,如若不是他,今日我们都要死。”

“如果你再对他多有针对,不仅军中很多将领会不服,甚至是还会惹人诟病,被人说忘恩负义。”蓝玉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

看着他此刻的精气神,就好似被挫败了。

可想而知今日这一战对蓝玉的影响有多大。

让一向行事无所畏惧,跋扈行事的他都有些受阻了。

“哼。”

“虽然是如此,但我就是不服他。”

“他一个愣头小子凭什么骑到我们头上去。”

“皇上就是看我们淮西不顺眼,特意找了这个小子给我们添堵。”

“以后这小子要是真的做大了,官位与我们比肩了,那军中就真的没有我淮西的容身之地了。”胡海沉声说道。

军中淮西诸将之所以那般针对朱应,一切还是因为地位,因为权柄。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朱应就是应天扶植起来压制淮西的。

如若他们淮西没有动作,那他们就不是淮西了。

“说实话。”

“对于这朱应,我倒是有着几分欣赏了。”

蓝玉表情略微一变,十分感慨道。

“大哥,你这是在说什么胡话?”

“不就是一场败仗吗?”

“这一次是这纳哈出太过狡诈心狠了,我们一时着了道,以后慎重就可避免了。”

“至于这朱应,他纯粹就是运气好。”胡海仍然不爽的道。

“不。”

蓝玉摇了摇头,神情却是颇为正色:“如若此番是朱应进攻铁岭,大宁边军杀入了城中而被元军包围,如若是我们站到了大宁边军的位置,你们会不会直接出兵来援?会不会直接冲杀?”

听到此问。

胡海一愣。

随后也是老实道:“救是会救,但不会这般迅速。”

“这,就是我欣赏他的一点了。”

“此子心性当真是难以想象。”蓝玉沉声道。

“话虽然如此。”

“但他的存在对于我淮西并非好事。”

“倘若他拜入我淮西门下该多好。”胡海不置可否的道。

“走一步看一步吧。”

“这一次我们损兵折将,应天或许还会有惩罚,这段时间可不要再闹出什么事了。”蓝玉叮嘱了一句。

……

大宁边军安营所在。

步兵营。

骑兵都已经被张武他们率领去征伐了。

如今留守的则是步卒。

“朱应。”

“此番你又立下了大功了,而且这战功是真的不小。”

“此功会让你在成为大宁指挥使的路奠定功勋。”卜万笑着说道。

官职越高,所需要的战功越大。

如朱应这种在短短一年时间晋升到了如此地步,这也是因为他进入了应天皇权之眼,哪怕有战功在,这也是真正的破格提拔了。

有时候。

战功也并非那般完善。

朱应之所以晋升如此之快,一切还是因为朝廷也需要一个新锐战将来压制淮西,避免未来的征伐完全皆是淮西。

“此番。”

“说到底也是捡了一个便宜。”

“元军的目光都在蓝玉麾下十万大军上,根本就没有关注我大宁边军。”

“这也是因为消息保密,让纳哈出不知蓝玉与我大宁边军的军制区别吧。”

“倘若一开始元军更为慎重,留下一路大军来防备我大宁边军,那今日的战果绝对不会是元军溃败之局。”朱应笑了笑。

闻言!

卜万点了点头:“你说的没错。”

“不过战果已定,这一次大功你是拿定了。”

“等到平定辽东之战结束。”

“我一定会上奏应天,请奏晋你为大宁指挥使,全权统御大宁边军,如此我也可以完全的去治理大宁政务了。”卜万笑着说道。

“多谢大人。”

朱应当即道谢。

升官晋爵。

朱应自然是来者不拒。

在如今已经熟悉的卜万面前,朱应也没有好推脱的。

“哈哈。”

“我就喜欢你小子这性格,坦率不做作。”

看着朱应这样子,卜万也是大笑了起来。

“将军。”

“今日看着那些淮西战将的样子,当真是让我们大宁扬眉吐气了。”

“他们那些人的脸色可都是不好看。”陈亨则是在一旁笑着道。

“的确是扬眉吐气。”

“朱应是真的给我大宁长脸了。”

“这是好事。”

“此战等到将辽东彻底收复后,原本在大明籍籍无名的大宁边军将天下闻名,大宁之名,将名震天下。”卜万也是一脸向往的说道。

“铁岭已经被攻破,十五万元军已经是纳哈出抽调最大的极限,以我估算,在盖州防范傅将军的元军兵力不会超过八万,而且必然是新老兵混杂。”

“此战之后,辽东之势已经明了。”

“纳哈出已经无力抗衡我大明。”

“只待大军休整,便可向着东边长驱直入,直扑辽阳。”

“两个月内,辽东必会收复。”

朱应十分肯定的说道。

铁岭一战!

纳哈出寄予反败为胜的厚望,同样也是他的背水一战。

胜了!

逆转战局。

败了!

辽东必败。

“如今蓝玉麾下军队大损,建制大乱,还需时日来重新整编。”

“这一次胜果我大宁可不能放弃了。”卜万沉声道。

“大人放心吧。”

“我已经下令让两个骑兵佥事营全速向东进攻。”

“等到步卒休整了今夜,明日就继续向东进军,争取一个月内杀至辽阳。”朱应沉声道。

“统兵之任交给你,我放心。”

“你尽管去做。”

“粮草调拨之事,全权由我来负责。”卜万笑着道。

朱应当即抱拳:“有劳大人了。”

对于卜万这种顶头上司,朱应自然是十分享受的。

有些的掌权者。

根本不管下面想什么,也不看自己有多少能力,哪怕没有能力也要的做,然后害得下面叫苦连天,最终什么也得不到,也要去徒增表现。

但卜万可不同啊!

他知道自己没有统兵的能力,所以完全将兵权放给了朱应,而且完全供给朱应粮草辎重,让朱应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碰上这种上官,可谓是朱应的运气了。

如若遇到事事都要干预的,朱应也不可能会有今日铁岭之功。

“你是不知道。”

“之前淮西他们把持着粮草辎重,事关我大宁边军的粮草调拨,他们每每拖延,每一次都是拖到要真正影响的时候才下发。”

“为此。”

“我哪怕去找了大将军,他下令督促也是无济于事。”

“这些淮西的将领太过跋扈骄纵了。”

“不过今天之后,他们应该是不敢了。”卜万带着几分怄气,又带着几分扬眉吐气的快意道。

朱应一笑:“等辽东之战结束,应该短时间见不到这些淮西悍将了,我们也可以好好在大宁休养了。”

“就等着这一天了。”

“不过你说短时间不会见到,难不成以后还会见到这些悍将不成?”卜万一愣,诧异问道。

“大人。”

“皇上为何会下旨出征辽东?”朱应笑着反问道。

“自然是收复我汉家故土。”

“光复我汉家山河。”卜万不假思索。

“不仅仅是如此。”

朱应摇了摇头。

“还有什么?”卜万倒是有些诧异了。

“覆灭元庭,彻底让元庭失去南下犯我大明的底蕴才是根本。”

“唯有如此,我大明北疆才可长治久安,百姓方可安详太平。”

“辽东!纳哈出野心勃勃,一直想着南下犯我大明,同样这纳哈出也是元庭视之为兵刃的,有辽东在,他元庭仍然稳坐钓鱼台,纵然国力没有昔日之强,但仍然不可小觑。”

“收复辽东铲除纳哈出是第一步,第二步定然是直接出征元庭,让元庭彻底不复。”

“最好是让元庭四分五裂,这才符合我大明的利益。”朱应十分肯定的说道。

这!

之所以如此肯定,自然是因为朱应熟悉历史进程。

历史上。

在大明收复了辽东之后。

不到一年时间。

大明就再启兵锋,北伐元庭。

然后就爆发了历史上有名的捕鱼儿海之战,这一战,让元庭不复,再不复大元之名,而北元也分列成了诸多部落,互相制衡,互相逐鹿,对于中原的威胁降到了最低。

而在历史上,这一战也让蓝玉获得了武将上的杰出成就,封狼居胥,并且获封国公之位。

“你说的有道理。”

听着朱应所言,卜万赞同的点了点头。

虽然他不懂军事,但是他懂政治,从朱应所言可以推断出来,这或许就是当今皇上的意图,唯有让元庭彻底不复,大明北疆才可以真正的获得安稳。

“继续在辽东之战好好表现。”

“等到下一次皇上再次下旨出征时,或许你又可以获得出征的机会。”

“武将不同于文臣。”

“唯有战功才可以获得晋升,而等到辽东平定之后,你十有八九会晋位指挥使,到了指挥使之上,那官位就真的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了。”

“博取战功的机会不要放过任何一个。”卜万一脸严肃的提醒道。

“请大人放心。”

“末将一定全力博取战功,为了自己,更为了大宁边军。”朱应当即道。

“哈哈。”

“好。”

“今天大战劳累了一天,你也回营帐好好休息吧。”

“今日战事你完成了,我也来运筹一下粮草调拨,还有伤卒治疗的事了。”

“你好生休息。”卜万笑着拍了拍朱应的肩膀,直接让朱应下去休息了。

对此。

朱应自然是不会拒绝。

“朱应。”

“当真是不错。”

“善于统兵,而且在眼界上,在为人处世上也并非无知!”

“身负战功,应天又那般看重,未来必定是前途无量。”

“我麾下能够出朱应这等人物,这也算是我卜万的一件政绩了。”卜万心底十分满意的想到。

刚刚归于自己的营帐所在。

“将军。”

“隶属于北平军的诸位将军在此等候将军许久了。”

刚刚一回来,如今已经是百户的肖汉来到了朱应面前禀告道。

“北平军?”

朱应表情略微一变。

目光向前看去。

只见以张玉为首,还有几个指挥佥事的战将都在营帐旁边等候着。

这些战将。

朱应也只认识张玉,其他的自然是不认识。

当然。

这个认识也只是在军营里见到了打了一声招呼。

“张玉。”

“靖难功臣,燕王朱棣最为得力的战将,可惜战死在了靖难,不然必是朱棣最信任的战将。”

“他身边的这些将领如今虽然籍籍无名,算不上太出众,但如果历史没有改变,未来朱标不长命,还是那二傻子朱允炆当皇帝,靖难迟早会爆发的。”

“这些战将也会在那时崭露头角。”

“不过,真的到了未来那个时刻,我会在其中扮演一个什么角色啊?”

看着张玉还有他身边的战将,朱应心底也不由得怅然了起来。

毕竟看着他们就想到了历史上的靖难,这么重大的事件,朱应自然是记忆犹新。

在重生后。

生活在北平府。

实则朱应也想过投靠朱棣,未来博取一番功名富贵的。

可是想归想,真正实践起来却是非常难的。

虽说重生这个时代,可朱应对四书五经可是不懂什么,而且让自己作诗词更是不行了,在这个时代,想要做文抄公都不成。

所以投靠朱棣也就作罢了,死了这条心了。

“朱将军。”

张玉带着几个将领来到了朱应面前,十分恭敬的一拜。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