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4章 摸着高祖过河?补齐隆中对的漏洞,我们要先灭孙权!(2 / 2)天命不在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吴侯,非是我军不全力攻城,也非是你江东水军不全力攻樊口,实是那关云长非同一般。”

“似他这般陆战无双,又精通水战的全才,实是古今少见。”

“依晃之见,武昌一线我们只怕一时片刻难有进展,解江陵之围,只能寄希望于刘璋的蜀军方面了。”

徐晃站出来打起了圆场,给曹洪和孙权各铺了一道台阶。咱们谁也别怪谁了,不是咱们弱,是那关羽太强了。

孙权和曹洪脸色这才好转,帐中气氛得以缓解。

“说起来,蜀军的战力如此悍勇,确实是出乎意料,短短一月竟已打到了夷道,离江陵不过百里之遥。”

“看来丞相是洞若观火,早知蜀军战力非同一般,故而才有如此布局!”

李典将众人注意力移向了西线,口中吹捧了曹操一番。

孙权眼珠转了几转,当即抓住时机,也想顺水推舟,拍曹操一通马屁。

正待开口时。

陈武一脸凝重惶急,高举一道帛书,匆匆闯入大帐。

“禀主公,江陵细作刚刚送到急报!”

“刘备已于三日前攻破江陵,刘琮降了刘备,蒯越被俘斩首,两万荆州军全军覆没!”

“江陵,已为刘备所有!”

轰隆隆!

仿佛一道惊雷,炸落在了大帐之中。

孙权也好,曹洪也罢,所有人皆是骇然变色,惊到不约而同的跳了起来。

“不可能,江陵此前还固若金汤,怎可能一夜间被大耳贼攻破?”

孙权激动的嘶声大叫,几步冲上前,夺过了陈武手中密报。

“蜀军都已经打到夷道,离江陵不过一步之遥,江陵怎可能还守不住?”

曹洪也激亢大叫,跳起来围看那帛书急报。

吕蒙,鲁肃,徐晃,李典等众人,也纷纷满面惊异的围了上去。

蜀军倒戈刘备,诱刘琮大军出城,伏击灭之,刘备趁胜攻取江陵…

白纸黑字,清清楚楚。

孙权和曹洪倒吸一口凉气,二人嘴巴大张,愕然的看向了对方。

“蜀军倒戈?蜀军为什么要倒戈向刘备?”

“刘璋明明已降了丞相,奉诏出兵解江陵之围,一路连战连胜,为何会突然间倒戈?”

李典声音颤栗,目瞪口呆的道出了所有人心中共同的困惑。

众人无不愕然不解。

纵然是智如吕蒙,亦是有一头雾水。

唯有鲁肃,回想起江陵与萧和的那场会面,蓦然间幡然惊醒。

“这必是那萧和手笔!”

一道笃定的声音,将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吸引了过来。

“刘璋明着降了曹公,实则刘备不知用了什么手段,却已暗中说服刘璋与之结盟。”

“那七千蜀军一路所向披靡,必是刘备故意示弱,只为令刘琮误以为蜀军前来解围,派出大军出城夹击刘备,却自投罗网!”

“这引益州入局,以千里之外的蜀军来引蛇出洞之计,除却那萧和,谁还能想到如此精妙绝世的计策?”

鲁肃情绪激动的推出了真相。

大帐内轰然炸裂。

“好个刘璋,竟然敢戏耍丞相,吾必杀入成都,亲自斩下你狗头…”

曹洪将帛书扔在了地上,破口大骂了起来。

恍然省悟的徐晃,则是一声无奈叹息:

“难怪刘备不惧我三家围攻,原来他早就已有破局之策,若果真是这萧和的手笔,此人智计实是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也不知是哪个有眼无珠之徒,当初将这萧和赶走,难怪丞相要诛其三族,依我看来,诛其九族都不为过呀…”

曹军诸将的心气儿,在这一刻已然泄尽。

吕蒙则额头冷汗,小心翼翼的转过头来,望向了孙权。

继白衣渡江之计,自己这联曹破刘之策,再度功亏一篑。

此时的吕蒙,心中是忐忑不安,不知该如何向孙权交待。

“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局面竟会变成这样,合天下之力,为什么依旧扼杀不了那大耳贼……”

孙权则仿佛被抽离了魂魄,木然的僵坐在那里,口中不停的碎碎念了起来。

鲁肃长叹一口气,苦笑一声:

“江陵已失,刘备已为荆州之主,我们再攻武昌还有何意义。”

“主公,退兵吧…”

一句“退兵”,如一道惊雷,再度轰落大帐。

又是一片死寂。

江陵城。

府堂内,一场最高级别的军议,在攻破江陵一个月后进行。

除镇守武昌的关羽和徐庶,以及严颜等几位客军将领外,身在江陵的刘备集团核心成员,皆已云集。

就连诸葛亮也应刘备所召,从襄阳赶来了江陵。

“诸位,今荆州已定,曹孙联军已兵退柴桑,我荆州内外之患暂已扫清。”

“今日召诸位前来,正是想商议一下,接下来咱们当如何用兵。”

“诸位有何高见,可畅所欲言。”

刘备意气风发的目光,笑着扫向众人。

堂中气氛热烈,一时议论纷起。

“刘豫州,正以为诸葛军师的隆中对,实乃中兴汉室的最优方略。”

“正以为豫州当留一员大将镇守荆州,尽提主力西进入蜀,由永年与吾等做内应,豫州拿下蜀中当不在话下。”

“尔后豫州仿效当年高祖旧事,亲提大军,北出秦岭,夺取关陇,以一大将由襄阳北上,攻取许洛。”

“如此两路北伐,曹贼可灭,中原可定,汉室可兴也!”

作为客军代表的法正,虽私下里已归顺刘备,但名义上毕竟还是刘璋部下,便仍旧以“刘豫州”来尊称刘备。

他所献方略,大致也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差无几。

这一道战略,自然得到了多数人的赞同。

毕竟一统天下这种事,本身前车之鉴就少之又少,大家只能摸着前人石头过河。

益州近在眼前,又有当年高祖刘邦以汉中为基,先取关中,再夺中原的成功先例,那自然是摸着高祖过河最为稳妥。

“刘季玉乃吾同宗,今又与吾结盟,更以兵马相助吾破江陵,收荆州,吾若背信弃义夺其基业,岂非与孙权无异?”

“孝直所言之方略,合理却不合情也。”

刘备却果然否决了法正提议。

法正语塞,目光看向了诸葛亮。

诸葛亮轻咳一声,目光则转向萧和:

“主公,何妨先听听伯温意见,再做定度不迟。”

众人眼眸一亮,目光齐望向了萧和。

当年刘备也是执意不肯夺襄阳,正是萧和出马,说服了刘备。

诸葛亮的意思,自然是希望这一次萧和同样有办法,能说服刘备取益州。

“伯温,莫非你也以为,吾当夺刘季玉的基业?”

刘备目光转向了萧和。

萧和本来是想摸几天鱼,偷得几日清闲的。

只是这压力莫名其妙的就给到了自己这边,便由不得他不开口了。

何况,事关隆中对的致命漏洞,也由不得他再摸鱼。

“主公,和其实以为,我们当先灭孙权,收取江东!”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