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天都快黑了。林英做好了年夜饭,见父子三人平安归来才松了口气,嗔怪道:“大过年的弄到这么晚!”
徐大海心里高兴,扯着嗓子同两个儿子说道:“来!老大老二,用英语跟你们妈说两句。”
徐健徐康立马用英语跟林英打招呼。
林英听得一愣一愣的,“啥呀这是?这说的是啥?我怎么一个字都听不懂。”
“听不懂是吧!听不懂就对了!你两个儿子出息了,会说洋人话了!我今天过去接孩子才知道,小姨子把这两个小子弄去市里是让他们去上英语了。
爸的意思是咱村里的学校不好,让咱把两个孩子的户口转到市里,让他们去市里念书,这钱爸也不让咱们出,说以后他那几个外孙念书的钱爸包了。
我琢磨着爸说的对,要是孩子留在村里,估摸着初中毕业就干活去了,甚至初中都读不完,去市里不一样,爸和小姨子抓得紧,市里读书氛围好,咱不指望两个孩子将来有啥大出息,但要是能考个高中或者大专啥的,以后也不用像咱过得这么辛苦,对不对?”
林英比徐大海更希望两个儿子成才,听到这么说,当下就使劲儿点头,“没错!为了孩子的将来,得送他们去市里念书。”
徐大海面色一缓,“你同意就好办了,市里的房子是爸给你买的,我的意思是你带着孩子把户口转过去,欣怡和我的户口留在村里。
等她大了再转过去,到时候他们兄妹三个都去市里念书,三个,总能有一个考上大专吧!”
大学他是不敢想了,大专还是可以念叨念叨。
林英心里一片火热,和徐大海合计着初七一过就去迁户口。
为了这事,两口子决定初二先不去市区,还得给林琴打电话说一声。
大年初一这天,徐大海带着两瓶酒去村支书家里拜年,顺便打听迁户口的事情。
村支书很诧异,追问了情况。
徐大海把林英娘家给她买房子,还要安排两个孩子去市里念书的事情给说了。
村支书羡慕坏了,“好啊!这可是好事!为了孩子的前程,是应该迁出去,这样,你初八那天过来我这边填材料,到时候还得跑市区几趟。”
徐大海赶紧道谢。
村支书的嘴巴也是严得很,一直没有透漏风声,直到林英和两个儿子户口落到市里,徐健徐康转学去了市实验小学,这事才传开。
徐大海的大嫂王凤英知道后,坐不住了,拉着自家男人徐大鹏没好气地说道:“老二可真够能耐的,我看他就是怕我们沾他们的好处才急哄哄地要分家。
要是当初没分家,现在我们家的孩子也能跟着转去市里念书,你赶紧想想办法,咱不能让孩子被压一头。”
作为徐家最得宠的媳妇,王凤英素来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林英和张桂芝她都没放在眼里。
即便二房三房闹得难看,她也只当笑话一样坐壁上观。(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