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7章 大青果药丸(1 / 2)维斯特帕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27章 大青果药丸

阿张回来的前一年,老妖婆终于挂了,临了之前还带走了光绪,换成了一个只有两岁的小皇帝,许多人都暗地里嘀咕着,这大青果怕是药丸啊。

章星九倒是认真分析了一番,这一手其实还帮满清延续了几年寿命,原因很简单,小皇帝上来,皇太后临朝听政,一个年纪小,一个是啥都不懂的妇道人家,反倒不会乱搞事。

要是换成光绪掌权,他前些年憋了多少气啊?一旦亲政肯定会大肆报复,清廷原本就已经风雨飘摇了,哪里还经得住这样的折腾?

别人不敢说,袁项城肯定是要跳反开大的,不然就凭他在戊戌变法时干的那些事情,光绪能放过他才怪?运气好一刀剁了算了,运气稍微差点就得跟袁崇焕一样去被切片了,甭说现在清廷已经废除了凌迟,既然能废自然也能改回来。

没有光绪顶多是让清廷多苟延残喘两年,大清朝的气运继续无法抑制地散去,新上台的皇太后完全没有老妖婆的手段,只能稀里糊涂地办事。

她掌权后先命肃亲王善耆、镇国公载泽、尚书铁良、提督萨镇冰筹划重整海军的事宜,又命庆亲王奕劻总司稽查事务,同时罢免铁良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下诏责成预备立宪.

搞得看似热闹,其实没啥卵用,因为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朝廷只不过是打着新政的旗号继续维护满人的统治罢了,没有丝毫改良的意思。

那些满人自以为精明,觉得连实力最强的袁项城都一道圣旨赶回老家去了,殊不知就算袁项城回老家钓鱼去了,那些新军依旧听他的,毕竟这可是袁项城一手操练出来的,哪个士兵没领过袁项城亲手发的军饷?

小站上空中,“吃袁大帅的饭,穿袁大帅的衣,领袁大帅的饷,只听袁大帅的话”的声音依旧环绕,朝廷派去的管军大臣屁用不顶。

那些地方大员也对朝廷彻底死了心,原先老妖婆在位的时候,大家都忌惮她的手腕,不敢折腾啥,现在换上来了一对孤儿寡母,还想跟老妖婆一样死死拿捏住他们?根本不可能,于是地方大员们一个个阳奉阴违起来,对那些革命党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别说他们了,就算是朝堂上的满人大员,也大多都明白如今已经事不可为,大青果的命眼瞅着就这几年了,真心实意为朝廷办事没用,还是赶紧学庆亲王和大学士那桐一样,快点捞钱吧!

多捞点钱,将来一旦有事,就赶紧带着钱跑路去天津租界,或许还能多享受几年,于是乎京城中那些洋人开的银行生意突然好了起来。

革命党更是不肯错过这么好的机会,他们立刻在广东四处奔走,谋划起义,这一次他们终于意识到会党不足成事,各地接受了新思想教育的新军才是最好的革命力量。

可惜因为组织不够严密,这次起义还是在发动之前就泄露了消息,不得不仓促起事,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影响却极其深远,一来让全国各地的革命党都注意到了新军这支力量,新军的组织度、战斗力都远胜会党,而且思想更加开放,更容易被革命思想所吸引,是天然的革命力量。

二来朝廷也意识到了这种情况,他们下意识加强了对新军的防备,但这么做反而激发起了新军的不满,靠向革命党的新军就更多了。

逸仙先生也觉得革命到了关键时候,于是赶紧启程,从伦敦前往美国筹款,这次他也没忘记章星九,一连给他发了好几封电报,每一封上面都是醒目的e字。

章星九没有丝毫犹豫,直接按照之前的约定,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打过去价值五万银元的资金,用于支持革命。

而在地方上,各省都开始成立咨议局,筹办各州县地方自治,各地士绅反应不一,胆大的将其视为提升家族地位的重要途径,纷纷上蹿下跳,以求能在咨议局里占据重要地位。胆子小的一开始还生怕朝廷追究责任,严禁家里人掺和,可眼瞅着咨议局就要办成了,朝廷也没有追究的意思,而那些平日里和他们不对付的家族成员已经在咨议局占据了重要位置,这下他们可是急了,也赶紧掺和进去,可惜这时候已经晚了,吃屎都没赶上热乎的。

沪上这边也成立了咨议局,马相伯和章星九都受到了邀请,他俩一个是沪上乃至全国最著名的教育专家,一个是世界闻名的科学家,都是社会名流,完全有资格入选。

马相伯对咨议局还抱有期望,进入之后便开始大力呼吁重视教育,章星九则知道咨议局根本靠不住,等闲也懒得说话,平时也很少去,只有在遇到涉及教育、科学发展的议题时才说几句。

章星九更关心的还是自家学生的发展,这天他又带着汽车去码头接人,等了一会儿,一艘来自欧洲的客轮停靠在码头,西装革履的范源让从船上下来。

“哈哈,终于拿到博士学位了,总算是没辛苦这么多年,你现在已经是华夏第一位留洋化学博士了。”章星九拍着他的肩膀称赞道。

“德意志的化学确实强,这种强大不仅仅是科研上,更体现在产业上,拜耳、巴斯夫、汉高这些企业实在是了不起.”范源让兴致勃勃地讲起了自己在德国的见闻。

章星九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这么说你回国后想从事实业了?”

范源让知道马相伯等人一直希望他归国后回母校当老师,所以有些羞愧,“学生不像侯德榜那般专注技术,所以觉得还是从事实业好一些,不过学生只要有时间,就会来震旦大学举办讲座。”

“不用惭愧,做实业也是为了国家强大,你想好要做什么了没有?只要有合适的项目,学校就会帮你,不管是要钱还是要人,都能解决!”

“学生倒是找到了一个合适的项目,比利时索尔维公司生产的纯碱销路很好,学生想办一家制碱工厂!”

“哦?这倒是巧了!”

刚从乡下回来,待会儿还有。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