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名振听罢,心中微微一动,目光深处隐隐流露出一丝欣喜之色。他自从因病退居府邸休养以来,朝中格局已悄然生变,错失了诸多关键的人事调动,眼看曾经并肩作战的同僚们在各自的领域中大展拳脚,而自己却始终处于半隐退状态,怎能不心有不甘?
如今,朱慈烺主动将他召来,言谈之中已显露出倚重之意,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然而,张名振深知官场之道,心思虽已活络,却不露丝毫端倪,反倒是眉头微蹙,面露沉思之色,似乎这件事着实令他感到棘手。他缓缓开口,语气沉稳,字字斟酌道:“此事确实不易处理。沿海的海商向来以李家为纽带,或自行为政,或受李家庇护,尤其是福建官场之中,多有李霄林的旧部,他们盘根错节,彼此间早已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
而海贸之事向来错综复杂,台面上是生意,台下却不乏隐秘交易,其间牵扯甚广,若无强而有力的掌控者,恐怕难以理顺其中关系。”
说到这里,他微微顿了顿,抬眼瞥了朱慈烺一眼,见皇帝神色淡然,正饶有兴致地听着自己分析,便知对方的心思已然有所定夺,便继续说道:
“如今李霄林即将调任市舶司,届时他势必会带走一批心腹人手,如此一来,海贸事务的主导权便出现了真空。此局面虽有利于陛下彻底改造大明的海贸体系,但若无合适人选接手,恐怕会引发短期内的混乱。
依微臣之见,陛下必须任命一位熟悉海贸之道,同时手下也有一批得力干将辅佐之人,否则贸然更替,恐怕会激起沿海商贾的不安。”
朱慈烺听罢,微微点头,并未急于表态,而是静静地等着张名振继续往下说。
他知道,张名振此人虽自谦,但绝非甘居人后之辈,此番召他入宫,已然是明示对方机会就在眼前,就看他如何争取。
果然,见皇帝并未否定自己的言论,张名振继续道:
“自从朝廷消除禁海令以来,江南、山东、福建、广东一带的走私贸易,便死灰复燃,甚至愈发猖獗,而郑家在其中独占鳌头,早已形成庞大势力。现如今,往来日本、南洋的商船,几乎都需挂上郑家的旗号,否则便是海上孤舟,任人宰割。
陛下大力中兴大明,今后海贸规模势必继续扩大,但伴随利益增长的,不仅是商贾的繁荣,还有潜藏在暗处的觊觎者。红毛诸国近年来在海上日渐活跃,必然与大明的海贸存在冲突,若稍有不慎,恐怕会衍生更大的外患。”
张名振语调略微提高几分,神色也变得更加严肃道:
“因此,陛下若要选择一人执掌海贸,此人不仅要深谙商贾之道,更要熟知兵事,方能在面对外部威胁时,不至于束手无策。更理想的是,此人若在江南商界有一定声望,同时与地方势力关系融洽,那么在关键时刻便能沟通内外,确保大明的海贸体系在过渡期内不会发生动荡。”
他停顿片刻,似乎是在等待朱慈烺的反应,然而皇帝依旧保持着那副不动声色的模样,似乎在揣摩他的用意。
实际上,张名振深知朱慈烺的心思。对方绝不会让自己这个与财权密切相关之人真正掌控军权,而他本人也不会自讨苦吃,去争夺一个注定无法染指的位置。
但海贸之事,他却志在必得——不仅因为他对航海贸易本就颇有兴趣,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块丰厚无比的肥肉。自从卧病在家以来,张名振虽然没有亲自插手朝局,但朝中大事他却了如指掌。
朱慈烺近来大力推行军政改革,削弱地方豪强权力,重塑大明官僚体系,而自己在新体制中仍然拥有不小的影响力。这一次,他必须主动出击,否则一旦错过这个机会,恐怕未来再难以插足海贸事务。
想到此处,他再度拱手,语气坚定道:
“陛下,微臣虽久未在朝中任职,但对大明海贸之势依旧有所了解。若陛下信得过微臣,微臣愿为大明海贸出一份力,确保这一命脉行业在改革期间稳定发展,同时也能为朝廷培植出一批忠于皇权的海贸人才,以彻底摆脱李家在中央一手遮天,郑家暗中主导地方的局面。”
朱慈烺微微眯眼,目光在张名振身上停留片刻,嘴角终于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他轻轻点了点头,缓缓道:“侯服,你果然未让朕失望。”
张名振听罢,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踏入了朱慈烺所设下的棋局之中,而他,正准备在这场博弈之中,占据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随着市舶司的筹建、四大水师的组建,以及李家海上贸易体系的重组,整个海贸格局已然大变。哪怕是曾在海上呼风唤雨的张名振,如今也无法再凭借个人力量威胁朝廷的中央集权。
市舶司与工商司的严密监管,使得他即便仍能在海贸中分得一杯羹,也不过是一个“正正经经”的大掌柜,难以再将海贸作为独立于朝廷的势力依托。
换言之,朱慈烺此次推行的改革,既是大明海贸体制的一次深远调整,也是朝廷对内部权力结构的一次重新洗牌。他不仅要让大明的海外贸易焕然一新,更要确保任何一方势力都无法在朝廷之外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张名振神情沉稳,静静地听完朱慈烺的分析。殿内沉默片刻后,朱慈烺缓缓抬起头,目光深邃地望向他,语气中带着几分意味深长的笑意:“侯服之言极有道理。若非文武双全、素有威望之人,恐怕难以胜任如此高位。”
听到这里,张名振不禁挺直了腰背,胸膛微微起伏,自己刚才所描述的理想人选,实际上正是按照自身的特质量身定制。如今大明朝堂之中,论及海上战事、贸易经营乃至南洋局势的掌控,除了他张名振,又有谁能真正胜任?
朱慈烺嘴角微微上扬,继续说道:“咱们大明要想在海上立足,便绝不可能避开与红毛夷人的冲突。荷兰人正试图绕开我们,与日本直接通商,甚至想要独霸南洋贸易,成为海上的霸主。而西班牙人在吕宋、台北等地同样对我大明商人戒备森严,随时可能举起屠刀。”
听到这里,张名振脸上的神色微微一变。他深知海外局势的复杂多变,但此刻由皇帝亲口道出,便意味着朝廷已经不再只是关注陆地上的江山,而是正式将目光投向了广袤无垠的海洋。(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