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6章 遗诏,祸乱之源(第四更)(2 / 2)太清妖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朝中有那么多的派系,光是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就是最大的一头饿虎。

一旦李元景出事,那么他的鄜州刺史,他的封地,和他相关的所有人,这里面空出来的巨大利益都会被长孙无忌和他身后的关陇门阀盯上。

但是,李元景出事以后,恐怕来的巨大利益,李承乾要全部留给他自己的人。至于说长孙无忌他们想要做什么,去和弘农杨氏抢吧。

李承乾目光转向,看向一侧太宗皇帝李世民的牌位,神色哀戚,低声说道:“父皇,儿子不想对三郎动手,但是他若是听话,愿意太妃去和萧后作伴,儿臣最多以他为饵,将前隋余孽和弘农杨氏的人调出来,然后让他做个孤臣。”

做了孤臣虽然局面不是很好,但起码能够好好的活下来,甚至不会影响到子孙,但是,李恪让李承乾失望了。

李恪敏锐的察觉到了这里面可能存在的凶险,所以他果断的拒绝了。

他不信李承乾。

或者更准确的讲,他还是希望能够保留下弘农杨氏的根基。

保留下自己培植起来的力量。

但可惜,这样李承乾就不愿意了。

所以,李承乾会动用后手,挑动李恪和长孙无忌的矛盾,他现在做的,就都是这些事情。

至于说,李恪能不能在长孙无忌的手段下幸存下来,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不过李承乾估计很难。

李元景盯上了李恪,李恪的背后有弘农杨氏,而李元景的背后就河东裴氏,还有房家。

房玄龄在的时候,还好,一旦房玄龄不在了,房遗爱和高阳究竟会做出怎么样的事情,谁也不清楚。

……

李承乾拿起纸钱,然后一张张的放进火盆里,然后轻声说道:“荆王,房遗爱,还有高阳,他们三个恐怕是要真的做出一番事情来,儿臣只希望自己能够控制得住,免得……”

李承乾的话停顿了下来。

有些话,即便是在他父皇的灵位之前,他都不愿意开口说出来。

免得什么,免得像前世李治时,牵连过大,李恪,李愔,薛万彻,李道宗,还有房玄龄的其他儿子,以及军中的不少将领,都被长孙无忌借机给清理干净了。

但这不是李承乾需要的。

他需要的,是他们打掉弘农杨氏,然后李承乾来做到分配弘农杨氏。

但是可惜,长孙无忌即便是打掉了李恪,最后依旧没有对弘农杨氏下手,错过了解决“唐传三代,女武代唐”谶言的最佳时机。

或者说,长孙无忌对弘农杨氏,可能会选择在解决掉所有直接的麻烦之后,对他松手。

毕竟弘农杨氏毕竟是老牌的关陇世家,内外姻亲往来集中,甚至就连李承乾的后妃中,也有一个在先帝病重期间纳进来的杨妃。

但李承乾需要彻底的肢解掉弘农杨氏,这样他才能够用弘农杨氏空出来的利益,拉拢百官。

“希望舅舅到时候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吧。”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对着诸灵位沉沉叩首,然后起身。

转身,来到了太庙门口。

两道身影这个时候,等在了那里。

李承乾脚步停下,看着出现在这里的宗正寺卿李百药和太庙令勃海王李奉慈,问道:“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陛下,有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遗训。”李百药和李奉慈同时拱手。

“嗯?”李承乾眉头立刻皱起,说道:“什么事?”

“请陛下进太庙正殿。”

……

“什么,留遗诏?”李承乾惊愕的看着李百药,随即他看向李奉慈,问道:“此事是皇祖父安排的。”

“是!”李奉慈躬身,说道:“臣兄在武德年间任太庙令,高祖皇帝便有所安排。”

陇西郡王李博乂,勃海郡王李奉慈的亲兄长。

高祖用李博乂为太庙令,太宗皇帝用李奉慈为太庙令,原来是一脉相传的秘密。

“所以,祖父在玄武门之前,就留了遗诏,而父皇在登基之后,也留了遗诏?”李承乾轻轻侧身。

“是!”李奉慈躬身,说道:“高祖皇帝的遗诏是很早就留的,至于先帝,先帝是在高祖皇帝死后,才留的遗诏。”

“所以,你们也是到了今日才告诉朕。”李承乾有些明白了过来,他随即问道:“那么皇祖父当年遗诏上写的传位是谁?”

是太子,还是秦王。

“臣不知道。”李奉慈摇头,说道:“那份遗诏,被先帝给烧了。”

“那么父皇的遗诏上……”李承乾一笑,说道:“看朕问的,父皇的遗诏上当然写的是朕的名字……祖父死后,贞观十年后。”

贞观十年后,李世民突然莫名其妙的宠幸李泰,贞观十年后,宗正寺卿窦诞莫名其妙的开始受到猜忌。

“太子!”李承乾有些明白了过来,当皇帝明确的写下遗诏,以太子继位的时候,太子就已经成为了他皇位最大的威胁之人。

所以,也才有了当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而如今,轮到李承乾,写遗诏,传位李象了。

他的呼吸顿时重了起来。

(本章完)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