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9章 传旨,召诸亲王 驸马回京(第二更)(1 / 2)太清妖道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9章 传旨,召诸亲王 驸马回京第二更

两仪殿中,中书舍人窦德玄,给事中李义府,站在两侧拱手。

更多的官员则是在帷帐之后轻轻躬身。

李承乾推着李世民进入两仪殿。

殿中所有人都静默无声。

李世民突然微微笑笑,他最熟悉的还是两仪殿。

他这些年,多数时间都是在这里度过的。

“居中帷幄,运筹千里。”话刚说出来,李世民便自己摆摆手,说道:“应该是运筹万里才对。”

“是!”李承乾将李世民推到了西殿,他微微摆手。

窦德玄和李义府立刻上前,将挂在西殿中央的蒙布掀开,露出了下面的大唐疆域图。

李世民的目光轻轻扫过整个疆域图,西昌州整个一片彻底的被囊括了进来。

东西五百里,南北一千五百里。

虽然是高原,但广阔的疆域依旧会给大唐提供难以想象的资源。

会极大的缓和关中矛盾。

很多时候甚至都不需要他们做什么,关陇世家自己就会去做,他们甚至能够从中收益大半。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问道:“西昌州的奴隶,这半年来,死伤如何?”

“不多,几百人。”李承乾神色轻松,说道:“西昌州有十几万人,儿臣用那里缴获的牛羊换取了大量的粮食,足够他们活下去,不过是活的没那么好而已。”

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这话其实也不对,吐谷浑时期,虽然不少人家中养着大量的牛羊,但这些牛羊却根本不是他们的,他们每年都生活艰难,到了冬日,冻死动辄上千人,大唐治理,对更广大的普通人来讲,其实是好事。”

“但对于那些贵族而言,就不是好事了吧。”李世民忍不住的笑笑。

“那些人,冬天死的最多的就是他们,高原的真正寒冷,他们没能受住。”李承乾神色平静冷冽。

李世民点点头,看向西昌州的地图,轻声道:“李靖啊!”

“这一年,西昌州开始找水草肥美的地方开始种植青稞一类的谷物,量也不少,日后西昌州对朝中粮食的依赖会更少。”李承乾看向茶卡盐湖方向,说道:“反而茶卡出来的盐,能够更多的提供大唐治理茶卡所需要的资金。”

“吸取经验吧,等到将来攻灭高句丽正好用。”李世民微微摆手。

“是!”李承乾缓缓推着他离开了这里。

来到殿门前,俯瞰整个长安。

李世民轻声开口道:“照顾好欣儿和忠儿,别让他们出事。”

“儿臣明白。”李承乾微微躬身,神色沉重。

他知道,有些事情,他的想法是瞒不过李世民的。

李欣也好,李忠也罢,李承乾虽然对他们有些感情,但不多。

李承乾真正想的,是用他们来做磨刀石。

将来成为李象的磨刀石。

但具体该怎么操作,还要看将来的变化。

李世民明白这一点,他说的不过是要个最后的保险罢了。

说不定李欣和李忠,会和他们的父亲一样,被永远囚禁。

……

“该说的,朕都已经和你说的,剩下的,就是为君者的自我修养了。”李世民抬头,轻声说道:“凡事不要太急,思虑清楚利弊,稳扎稳打,但在关键时刻,也要果断出手,奇正相合。”

没有什么事情是绝对的。

以稳为主,稳固自己的基本盘,但也要有奇策,出人意外之处。

才能够不被别人算计。

“是!”李承乾认真躬身。

“做事,要有宏图伟略,也要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去做,甚至是一件事一件事的去计较。”李世民轻叹一声,说道:“有的时候,当你退一步的时候,别人就会觉得自己有机可乘,然后得寸进尺。”

蹬鼻子上脸。

这种人很多。

“儿臣知道了。”

“最后。”李世民神色凝重起来,认真说道:“皇帝者,王霸杂糅,内外皆是如此。”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李承乾沉沉躬身。

“走吧,送朕回武德殿。”李世民拍拍扶手,说道:“甘露殿太吵了。”

“是!”李承乾转身推着李世民朝着门外而去。

刚刚出门,李世民轻轻地开口道:“还有最后一件事,皇帝,为朕整修陵寝吧,到了该用的时候来。”

“父皇!”李承乾“噗通”一声,颤抖的、控制不住的跪了下来,抬头,他的脸上已经满是哀伤。

“太上皇!”殿中群臣,殿外将领,全部都齐齐跪了下来。

“整修陵寝”这句话一出,李承乾,还有整个大殿中的所有人,都知道,太上皇已经命途将终了。

所有人在哀伤的同时,也不自禁的涌起一股复杂难明的心绪。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李世民轻轻拍拍扶手,一侧的张阿难上前,推着李世民走下台阶,但李世民的声音依旧清晰的传来:“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死离生别,如是而已。”

庄子·外篇·知北游。

庄子·齐物论。

轻松豁达。

上官仪跪倒在一侧,小心的抬头。

今日,他至始至终都跟在皇帝和太上皇的身边,亲耳听完他们的一切对话,并且将这一切全部记录在起居住当中。

本站域名已经更换为m.adouyinxs.com 。请牢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